文藝評論 | 地方風情的故事高手:關于王雨的《十八梯》
2023-05-08 21:20:15 來源:重慶文藝網

文/王本朝

王雨的中短篇小說集《十八梯》剛由重慶出版社出版,即引起讀者關注和評論界好評。我在時斷時續的閱讀之后,也有意外的發現。之所以說“意外”,是因為過去在讀他的長篇小說時,總被小說敘述的繁復“歷史”和陌生“事實”所牽引和控制,感覺有些受拖累,讀《十八梯》卻有豁然開朗之感,覺得它既親近又清爽。這種感覺主要來自小說中無處不在的地方風情,來自作者的敘事本色和不忍之心。由此,我認為王雨是重慶地方風情的體驗者和發現者,也是講述重慶地方風情的故事高手。

微信圖片_20230508202958

中短篇小說不同于長篇小說,講述故事不宜平鋪直敘,需要制造懸念?!妒颂荨烽_篇就說:“明月在十八梯失蹤了,我和葛勇都好心焦,我倆找遍了十八梯的‘七街六巷’,明月沒找到。連接重慶母城上下半城遠不止于十八級梯坎,它上頂天下立地,古老的泛著幽光的青石板梯坎被踩得變了形,無聲地承受著我的腳步,保守著我的秘密”。一個人“失蹤”了,一個地方又藏著“我的秘密”,它們都指向了故事核心:“我愛明月”。于是,小說就在一個富有地方風情的重慶展開,匯聚著“歷史變幻”“愛情憂傷”和“文化保護”等多重意蘊?!懂a房》開篇也說:“失去兒女是人生莫大的悲哀,護士長肖春四歲的大女兒愛愛走了”。心愛的“女兒”走了,當然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了,為什么會這樣?結果如何?一連串疑問也就被前置了,讀者對故事就有了期待性。

王雨講故事,有時也不免過于冗長,因為他太執念筆下的風物和歷史,并且還是那么健談和仁慈;有時也過于心急,喜歡站出來發表議論。他筆下的故事卻極富地方性和原生態,好讀,有趣,有味。我說王雨是小說故事高手,主要是他寫小說,貼著故事寫,不玩花樣,不求異形,在小說敘述與故事人物的黏連隨轉之中,采用暗勁兒,讓故事自然生長,又峰回路轉。小說集《十八梯》雖為中短篇,其個別作品的容量不輸長篇,如《十八梯》《產房》《江水悠悠》和《回頭者》便是,有的已經或將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也變相證明了小說的重量。王雨善于講故事,抓住了小說命脈,他寫自己熟悉的故事,因為他有生活,有見識,有真情,還有說故事的本領,這樣,他的小說就變得鮮活而靈動起來了。他筆下的故事多來自他腳下的這片土地,來自他的從醫生涯和生活感受,帶有鮮明的地方風情和個人色彩。王雨的職業是醫生,是超聲醫學專家。在某種程度上,小說也是他對社會人生的透視和造影。小說和超聲之間有相似之處,尤其是在探索生命暗影和人性錯愕并藉此推進診斷治療和情節上,不無暗合之處。在我有限的閱讀和認知里,不知何時,重慶小說給我留下了這樣的感受,覺得它要么過于正統刻板,要么流于市井煙火,前者過于嚴肅蹩腳,后者不免世俗小氣,它似乎沒有找到平衡處和折中點。王雨的小說卻改變著我的記憶和判斷。

王雨小說的地方性,在于獨特的自然風貌,在于率真樸直的人性,在于厚實的重慶文化?!妒颂荨穼v史變遷、城市景觀與愛情悲歡澆筑在一起,作為城市根脈的十八梯,因勢而建,房屋重疊,商鋪云集,黃葛樹、嘉陵江,遠山近水,盡收眼底。十八梯連接重慶母城上下半城,有十八層平臺的陡峭石梯。十八梯“七街六巷”鋪展開重慶人的日常生活,“路道兩邊擺滿了涼椅涼席涼板,坐著躺著乘涼的男女老少。男人幾乎都只穿一條腰褲,女人穿的少得不能再少,細娃兒一絲不掛。蒲扇紙扇篾扇搖動,扇風也驅趕蚊子。小販吆喝叫賣炒米糖開水、稀飯、涼面、涼粉、油茶、豆腐腦?!币率匙⌒性佻F十八梯生活的清苦,“六月的重慶熱死人”,人們“衣著隨便”,重慶多霧,一有月光,便照得“室內飾清爽,家具古樸”。《江水悠悠》主要寫江竹君如何從事隱秘的地下工作,危機四伏,驚險曲折,有的叛變,有的犧牲,有的英勇。作者寫的雖是隱秘戰線,也不忘重慶的自然山水,寫到了海棠溪、十八梯、黃葛埡、磁器口等地方景觀。《回頭者》交織著愛情、戰爭和政治,故事有明暗兩條線。小說時時著墨地方風景,如長江的雄渾奔放,嘉陵江的溫麗清幽,道路的曲徑蜿蜒,房屋的鱗次櫛比,黃葛古道的幽靜,“精神堡壘”的喧鬧,寧公館的闊氣,等等。地方風情參與了故事情節的轉換,支撐著人物刻畫,生成為小說的山水詩和風俗畫。

王雨熟悉重慶風物,深諳人情世故,特別善于發現社會人生種種“幸運”之事,如無法預料的意外、失而復得的驚喜、久別重逢的團圓。他的小說有著冰心的思想路數,有一種讓善良和愛心充滿人間的美好訴求。他并不專注于社會富貴強弱的表達,不憤激厭世,也不沉湎懷舊,對遭遇社會不公、生活不順者都施與普遍的關愛和理解,對愛情的溫馨和浪漫更是寄予深情的祝福,這足以證明王雨有著一顆大愛之心,對物親近,待人包容,處事樂觀?!妒颂荨分械亩嗥髌范寄苡∽C他的善良認知和溫愛之情。

《十八梯》寫柳天和明月作為街坊鄰居,從小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命運弄人,平凡人隨歷史沉浮演繹悲喜劇。作者心懷悲憫,今是而昨非,小說以有情人終得團圓為結局,當然,團圓背后也抹不掉無盡的悲傷和哀憐?!懂a房》大膽地直面醫鬧事件,沒有回避現實矛盾,寫到兒科醫生武學斌因受賄而被判刑,故事還是走向圓滿結局,連戲稱不結婚的護士小芹也與醫生小雍結婚了,生了小孩?!耳Q》寫伍鶷的人生遭遇、愛情生活和藝術追求,它們都與丹頂鶴有關。他受家庭出身影響,遭受社會歧視,對畫鶴卻情有獨鐘,人物合一,精神相通,繪畫帶給他生活樂趣,也帶來災難,一切似乎命中注定,但終究苦盡甘來,他的生活和藝術有了“自然超脫,隨心所欲”之境界。《桂阿姨》像一首母愛的頌歌。建明媽媽和桂阿姨均為幼兒園老師,建明喜愛媽媽,也喜愛桂阿姨。他的媽媽因病去世,桂阿姨便成了他的母親。桂阿姨為了把建明撫養成人,放棄了愛情和婚姻。當故事揭開“我”的傳奇出生之后,桂阿姨的母愛和大愛之心更閃耀著靚麗的光彩。小說表明,人之倫理親情超越了血緣之愛,更在愛情婚姻之上。

小說《大山的回鳴》和《源》也有不幸轉為美好結局的相同構思,故事和人物都有一定的傳奇性,隱藏在字里行間的,確是愛情之真、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純,是人和自然的共生無間,是人和人之間的以誠相待?!渡啦浑x》寫了生死,落腳點在“不離”。《丹頂鶴》是一篇極具想象力的小說,近似童話故事。作品以擬人化口吻書寫丹頂鶴美麗而浪漫的生活,它們擁有忠貞純潔的愛情,卻不時處在險惡環境之中,它們享受著美好的愛情,也不得不防備著敵人,它們發出了“我的濕地我做主”,“團結就是力量”,“丹頂鶴不可戰勝”的誓言,但一場又一場危機讓它們傷痕累累、子離家散。顯然,小說通向了杜甫《孤雁》之景象:“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毙≌f結局也別有深意,“老鷹在高空盤旋,鱷魚在湖邊探頭,野狼在遠山窺視,一個個饕口讒舌”,丹頂鶴們卻依然舉辦著“熱鬧的婚禮”。王雨始終抱有不忍之愛心和頑強之意志,書寫動物世界亦是如此。

《十八梯》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也有相近的小說義理,表現出小說的人生之道,即人生的種種不幸,終將失而復得,重歸善良和美好,“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說義理,不由作家直接說出來,而是通過形象塑造和生活描繪呈現出來,義理藏得深,小說才有魅力。錢穆先生說過:“世俗即道義,道義即世俗,這是中國文化的最特殊處。”王雨的小說義理和魅力在地方風情,在人物故事,在不忍之心。他不作高深之論,不求晦澀難懂,也不嬉笑怒罵,而是立于重慶本土,為重慶人物立傳,為重慶歷史畫像,描摹一方風物,呈現一片文學風景。如果聯系《填四川》《開埠》《碑》等長篇小說,更能看到他執著書寫重慶風情的本土特色,《十八梯》可謂一張書寫重慶生活的文學名片,重慶風情再次被王雨帶進了文學世界。當然,書寫重慶的當代小說家也不止王雨一個人,還有黃濟人、余德莊、莫懷戚等不少作家,詩人散文家那就更多了。

中短篇小說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寂寞而邊緣化的文體,長篇小說依靠它的敘事長度,可以讓作家擁有從容講述社會歷史和精神心理的機會,哪怕是拖沓和冗長,都能充分展示作家的敘事功夫。短篇小說沒有時間上的寬裕,也缺少空間上的鋪張,它更需要作家生活經驗的鮮活,結構設計的謹嚴和語言表達的智性。因此,中短篇小說寫作,它講故事的方法、情節懸念的制造、語言傳達的精致和精到,都關系到小說的底蘊和品質。王雨的《十八梯》以敘述的從容和故事的絢爛,在平實和抒情的世界里閃耀著地方風情的光澤,于無聲處隱含著作者的深情眷戀和美好向往,可謂不媚俗、不輕浮、不虛妄的扎實之作。

(作者系西南大學文學院院長,中文系主任,著名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