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詮釋大竹 著名詞曲作家亞西創作《竹鄉歡歌》全國首發
2023-08-27 08:55:42 來源:重慶文藝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姜連貴)竹鄉歡歌,樂動九州。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文化自信自強,由中共大竹縣委、大竹縣人民政府主辦,大竹縣委宣傳部、四川省亞西音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竹鄉歡歌 樂動九州”——歌曲專輯《竹鄉歡歌》全國發布會于近日在四川大竹縣舉行。

微信圖片_20230825222224

發布會上,文旅歌曲專輯《竹鄉歡歌》進行了公開發布,并進行了部分歌曲作品賞析。著名文化策劃人、詞曲作家、歌手亞西介紹了專輯的創作、制作過程,《竹鄉歡歌》專輯創作團隊藝術家現場向與會人員交流了創作心得。

微信圖片_20230825212048

大竹,因竹得名、伴竹而生、因業而興、因文而盛,素有中國苧麻之鄉、中國香椿第一縣、中國醪糟之都、中國糯米之鄉、川東綠竹之鄉等美譽。這里鐘靈毓秀,有三國故道、清場雅鎮、千年古剎等歷史文化建筑和遺跡28處;這里英才輩出,明清兩代33位進士、禪宗大師破山海明、詩書大家江國霖、抗日將領范紹增、兩院院士沈忠厚、孟安明等古今名家,凝成了大竹獨特的文化氣質。

微信圖片_20230827164821

《竹鄉歡歌》歌曲專輯共收入創作歌曲12首,由著名音樂人亞西、賴永毅、王佳伊、劉恩汛、古格、昂旺文章、曾勇、楊季濤等傾力打造,由中共大竹縣委宣傳部出品,四川省亞西音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制作,四川音像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經典的文旅元素與當代流行風格歌曲精品相結合的專輯。結合歷史、文化要素,出品方對專輯作品的風格作了如下安排:有孔武有力的吶喊,也有千回百轉的吟唱;有遠古文脈的流淌,也有今生塵世的奏響;有如詩如畫的古韻仙境,也有時尚前衛的當代雅聲。

微信圖片_20230827164823

選擇以出版發行歌曲的形式來宣傳大竹,是亞西作為文化策劃人與主辦方經多方研究選擇采用的文化產品樣式。要把一個地區推向全國,推向世界,一定要選用適當的宣傳手法。事實證明,歌曲,特別是流行風格的歌曲,這種藝術形式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能將宣傳工作與百姓的精神生活融在一起,有其獨具的優勢,就傳播地區文化形象而言,不僅成本低,而且效果佳,亞西在接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

亞西創作團隊指出,對當今流行歌曲的風格應該做如下的把握:一是多民族音樂藝術的融合,以全國的受眾為傳播對象,打造傳統素材與現代流行元素相結合的音樂作品。二是時尚的伴奏樣式和伴奏風格,適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和時代發展潮流。三是以抒情、優美、歡快、細膩的音樂旋律為主,這是中國百姓的基本欣賞習慣。一句話,好聽易唱是硬道理。四是適當選擇聲線獨特、符合作品要求的歌手的聲音來演繹這些作品,這也符合音樂傳播規律和當代流行音樂的下一步發展趨勢的技術要求。

微信圖片_20230827164825
微信圖片_20230827164825_1

近年來,大竹縣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揚“大道至簡、虛懷若竹”的大竹精神,持續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創造性地開展系列文化活動,以文化“軟實力”夯實發展“硬支撐”。成功創建全國文化先進縣、四川竹琴之鄉,非物質文化遺產竹嗩吶、竹琴入選央視,《竹琴聲聲》榮獲中國曲藝牡丹獎提名獎,“百場文化下鄉”經驗全省推廣。亞西率創作團隊通過深入生活,扎根大竹,對大竹詩畫般的歷史文化與當代資源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于是誕生了以《竹鄉歡歌》為主題的歌曲專輯。

微信圖片_20230827164823_1
演唱會現場

當晚舉行的“竹鄉歡歌”大型演唱會上,此次發布專輯內的全部歌曲都進行了現場呈現。隨著《竹鄉歡歌》的正式發布,四川大竹的文化和旅游插上歌聲的翅膀,把大竹的美名帶向五湖四海,樂動九州大地。

視頻來源:亞西音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