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教師節前夕,民進沙坪壩區委會組織骨干教師會員12人奔赴武隆仙女山中心小學,與該校教師代表舉行教育幫扶交流會,以持續深入開展教育幫扶活動。

民進沙坪壩區委會會員代表王和平表示,“作為‘藝術教育希望行’項目的發起人和踐行者之一,我在重慶七中和仙女山小學這條路上堅持行走了十年,以后我將不忘初心,在這條路上繼續前行,持續為仙女山中心小學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接著,武隆仙女山中心小學校長黃春風將學校的現狀及難點和堵點做了匯報。校內有近300名學生,中心校加幼兒園配備齊全,所在區位優勢明顯突出,但是學生生源狀況不太好。其次,仙女山鎮街的教師加起來72個人,師資匱乏,年齡結構不合理,主要集中在50歲年齡段左右。接著,交流中發現,仙女山區域由于度假開發,使這一地區的一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豐裕很多,許多家庭便把孩子送到主城等教育資源優質地區,導致本地區學生結構復雜,如本地留守的家庭大都對于教育不重視;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教師培訓、教師活動開展等不足,最終使得本地區教學質量長期處于低下狀態。

針對以上問題,民進沙坪壩區委會副主委張鵬建議,要培訓+政策雙向并行。學校富余教師太多,分批分到城區培訓,把留下來的教師課時提升,讓教師改變思想現狀,積極提升自身素養,達到出成績、出轉變、留學生的效果。
同時,要對接+定期全面配合。以前更關注藝術板塊,現在不僅僅藝術,希望能夠全方位進行幫助,包括學生關愛、教師成長等各方面,把教師送到樹人、南開等名校去感受去學習,從精神上得到鼓舞。
民進沙坪壩區委會副主委魏勇剛表示,為了更好實現互補互進,將以課題研討師徒結對形式,帶領仙女山教師成長,把本地教師送到重師等大學,旁聽課程,參與課題,提升自身能力。利用沙區的優勢,開展雙師課堂,兩地老師通過線上平臺,同時互動交流,分享教學課堂;同時,可以針對仙女山教師的特點,立項新的課題來進行共同的研究學習,通過高校免費培訓項目,給予幫扶學校免費學習機會,并解決食宿后顧之憂。
文圖/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