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楊耀健

王雨的散文集《心泉》,新近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引起讀者關注和學界的好評。王雨以創作《填四川》《水龍》《飛越太平洋》等多部長篇小說成名,他的散文質樸優美,同樣精彩耐讀,引人入勝。
散文的特點與文體,要求它具有非虛構的表現方式,容不得妄言和矯情,應是作家生活感受,抒發心聲的率真表達。王雨將他發表于《人民文學》《紅巖》《散文家》等雜志和《光明日報》《文學報》《文匯報》及重慶各報紙的散文,集結成《心泉》,記錄了他青春時代的足跡,記錄了有如長河之水逶迤清純的友誼,記錄了作者的真情激情和冷峻思考。《心泉》的篇什大約有如下幾類:
第一類是作者的人生歷程。《嘉陵碧翠》記述他童年幼兒園的往事,多年后舊地重游,故園難尋,眼前是連片的高樓大廈,感嘆社會、人生之變遷。
軍旅生活蘊含著王雨難忘的人生記憶,葆有著他最初的感動,故而濃墨重彩。《千里帖》記述年輕的作者穿上綠軍裝,進入千里川藏線,與宣傳隊的男女隊員們一道,接受大山雪域的艱苦洗禮,為川藏線沿途的每一個兵站慰問演出。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由于高寒缺氧,呼吸都很困難,宣傳隊員們卻要載歌載舞,給常年駐守高原的“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的兵站官兵們送去難得一見的演出。在《洗衣歌》的余韻里,長久響著官兵們發自內心的掌聲、笑聲。
第二類是抒發友情、親情。好的友情是溫暖的床席、柔軟的舊被;好的友情是青銅器,數量不多卻精致堅實。《畫鶴人》記述他與一位畫家摯友的交往,中國古代傳奇表現了不少男性情誼:桃園結義、搜孤救孤、琴音酬友。王雨與朋友的交往,重在相互理解尊重,重在默契。那也許是一杯清茶一支香煙,暢談所遇所思所行。《藏匾人》描述了一位愛好高雅收藏了大量古匾的中醫高手,王雨的本職是西醫,中西醫的二人有共同的語言,成為好友。更多朋友分布在文學界,動靜相聞,不時也有小聚。
《小酌》記述與兒子第一次單獨對飲,平等對話。王雨就一個兒子,他無比強烈地希望兒子完美,多年來嚴苛有加。兒子成為博士后人才,他在欣慰之余有表揚,父親的真情在與兒子對飲中,悄然釋放。《放學》記述他跟隨老伴去小學校門接一年級的孫女,引頸觀望,看見小寶貝走來,心花怒放,孫女蹦跳說她喜歡的話,他和老伴笑出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惟其對后代的真情永恒。《候鳥生活》體現作者與老伴在海南度假越冬,妻子購買了兩輛自行車,說是要像早年談戀愛那樣,騎車走遍大街小巷。作者也仿佛回到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當年,看到年輕的戀人扎著小辮的身影。
第三類是游記。山水名勝多是靜物,靜則無勢,無勢則不動人。《峨眉山猴趣》雖然也寫峨眉山的秀美壯觀,卻突出寫猴子的頑皮刁鉆。在攀登洗象池時,他和同伴擊退了三只索食的猴子;下山經過九老洞,他們陷入猴群的包圍,狼狽不堪。活脫一幅生動的畫面,令人忍俊不禁。
《赴美記行》反映作者去美國奧蘭多參加學術會議做學術報告,以及會后去紐約醫院訪問學習的觀感。其間,抽空去了好萊塢、大都會博物館,逛過曼哈頓。見到了過去部隊宣傳隊的女戰友,一個經商一個攻讀博士,奮斗人生。中國人應該有所建樹,他也要共襄盛舉。之后,他創作出版了長篇小說《飛越太平洋》。
第四類是文學創作隨想。《年輕朋友》反映作者第一個電影文學劇本《鮮花獻給誰》被搬上銀幕的偶然、苦等、驚喜,終于以片名《年輕的朋友》得以公映。在峨影廠修改劇本時,在導演的鼓勵下,他動筆改寫成中篇小說。由此,促使他踏上小說創作之路,一發不可收,涓涓細流匯成溪,逐漸有了自己的寫作風格。
《生活的流水》講的是多年寫作后,王雨深感題材來源于直接、間接的生活,來源于對歷史、現實的美與丑的觀察、發掘、感悟。作者出生并生活在祖國大西南的重慶,山高路不平的重慶城、巴人后裔的重慶人,激勵他摩拳擦掌,揮毫潑墨。《填四川》《開埠》《碑》《飛越太平洋》《血緣》《車神》等八部長篇小說和《十八梯》《萬家姻緣》兩部小說集等在他的書房“筆耕村”里問世。
《家鄉山水孕育的兩個故事》,則談得具體。王雨以創作《水龍》和《長河魂》為例,自述偶然接觸到重慶開埠史,又查閱到不少文史資料,研讀后產生沖動,寫了長篇小說《水龍》。之后,他又根據民族實業家盧作孚的生平事跡,寫了長篇小說《長河魂》,受到認同及盧作孚后人的贊賞。
《文學與醫學》,講的是作者熱愛醫學本職工作,不僅臨床行醫,還要帶碩博、博士后,做科研課題。他主編、參編了二十余部醫學專著,在國內外發表了數百篇學術論文,獲得了國家、省部級多項科研課題和成果。另一方面,他的業余時間用在文學創作上。他認為這兩者有矛盾也沒有矛盾,文學創作與醫學工作可以互補,使他在精神和體能上交替休息,反倒促進了兩者的成就。
《心泉》的內容還有一些類別,留待讀者去品嘗劃分。
散文需要事實、掌故、觀點、抒情,須給人以知識,給人以藝術享受。散文集《心泉》囊括了這些要素。捧讀作品,我們好似面對一位坦誠的友人,聽他敞開心扉,娓娓而談,如坐春風。
朋友們時常驚嘆王雨精力過人,既能勝任諸多醫學工作,又能持續文學作品的高產。原來,他心底有一口清泉,活水汩汩。他的成功,既有瓜熟蒂落的清脆,又分明是奮斗進程中的句讀。相信這本散文集,會給老中青讀者帶來有益的啟迪,帶來清新的閱讀快感。
王雨的生活多姿多彩,獲得的成就豐碩,他的手里,握著一張充實的人生憑據。
(作者簡介:楊耀健,重慶文史研究會副會長,知名作家、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