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一品?】且欣賞詩人杜甫的《小至》
2023-12-19 09:11:41 來源:重慶文藝網

開欄語:

為深入展示和挖掘長江詩詞文化,助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長江詩詞文化傳播項目已于近日正式啟動,旨在保護和傳承發揚詩詞文化。

重慶華龍網集團、重慶文藝網、重慶市詩詞學會聯合推出長江詩詞文化傳播《一詩一品》系列報道,創新利用AI技術,帶你深入淺出地了解詩人們創作的歷史故事,解析詩詞中的文化精髓。

今天推出詩人杜甫的《小至》。

小至
杜甫 〔唐代〕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釋意】

自然界的節氣和人世間事逐日相催,

冬至一到陽氣初動春天也就快來了。

刺繡姑娘添絲加線趕做迎春的新衣,

律管內的灰相應飛出則知冬至已到。

堤岸像等待臘月過去好讓柳樹舒枝,

山中的臘梅準備沖破寒氣傲然綻放。

這個地方自然景物與故鄉相差無幾,

讓小兒斟滿美酒端在手中一飲而盡。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公元766年(大歷元年)或公元767年(次年),當時詩人漂泊在夔州(今重慶奉節),逢冬至日,想到自己漂泊異鄉,不禁感慨萬千。

【賞析】

《小至》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佳作。這首詩首聯交代時間,一個“催”字奠定了全詩愁悶的基調;頷聯寫人的活動,頸聯寫自然景物的變化,讓人感到天氣漸暖、春天將近的一絲喜悅,尾聯轉而寫詩人想到自己身處異鄉而不免悲從中來,于是邀兒子一起借酒消愁。全詩選材典型,“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充滿著濃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