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龍網訊(通訊員 熊家林 曾紹侖)春夏之交南山翠,黃桷小屋文風吹。近日,南岸區作家協會在南山街道黃桷埡社區會議室召開南岸區作協紀實文學創委會成立暨黃桷文學社工作會。會議由南岸區作協常務理事、黃桷文學社社長潘云國主持。

南岸區文聯副主席、區作協主席楊金幫,南岸區作協常務副主席陳猷華,副主席曾紹侖、林克于,秘書長周永素,副秘書長白樺,黃桷文學社社長潘云國,副社長鄒世平、趙心放,秘書長葉文柱,南岸區作協理事王學友、王明學,及作家潘傳學、吳洛加、吳圣榮、熊家林等參加會議。會議特邀南岸區作協詩歌創委會主任、南山詩社社長馮平(半川),南岸區作協詩歌創委會副主任、南山詩社執行社長憶卿,南岸區作協少兒文學創委會主任田亞非等30余名作家會員出席會議。

楊金幫宣讀了關于成立南岸區作協紀實文學創作委員會的決定,強調了紀實文學創委會成立的目的意義,聘任潘云國為紀實文學創委會主任、王學友為副主任。王學友宣讀紀實文學創委會關于聘請楊耀建、馬金云、林克于三位知名作家任南岸區作協紀實文學創委會顧問的決定。會上,南岸區作協向楊耀建、馬金云、林克于三位顧問頒發了聘任書。

陳猷華對《南山風》欄目編稿用稿、如何寫好紀實文學提出了不少金點子,鼓勵紀實文學創委會作家走進南山,深入挖掘生動感人的創作題材。

林克于向作家朋友們介紹了如何挖掘提煉紀實文學主題,傳授了如何寫好紀實文學的方法技巧。

曾紹侖臨場寫詩,點贊南岸區作協紀實文學創委會成立:“紀實創委今建立,期待創作出佳績。南山群星任閃爍,真情紀實耀東西。南岸歷史很久遠,深入挖掘有傳奇。南山風光無限美,有緣之人總相遇。”
同時,曾紹侖也寫詩點贊黃桷文學社:“美麗古鎮黃桷埡,文藝領域開百花;作者個個像文星,數千文章登大雅;開展成渝互交流,作家互傾心里話;媒體爭相來報道,古鎮常遇文學家。”

周永素對南岸區作協紀實文學創委會的成立表示祝賀,愿意同紀實創委會作家們一道,創作更多宣傳美麗南岸的紀實文學佳作。

馮平(半川)祝賀南岸區作協紀實文學創委會成立,并祝愿《黃桷小屋》越辦越好,創作發布更多的紀實文學作品光耀南山。

田亞非祝愿南岸區作協紀實文學創委會在區作協指導下越來越好,并希望作家朋友們多關注南岸區作協少兒文學創委會少兒文學公眾平臺《鹿鳴南山》。南岸區作協少兒文學創委會2021年8月成立,已推出82期《鹿鳴南山》,編發117篇少兒文學優秀作品。
徐朝貴登臺獻詩一首:“紀實文學有了家,群情振奮樂開花。眾人澆水勤呵護,年年歲歲結大瓜。”

馬金云希望紀實文學創委會向南山詩社創委會學習,大家精誠團結,帶領作家走進南山,抒發南山情懷,寫出更多精彩。
王明學、王學友、王興孝、熊家林等作家就如何創作寫出中華文化精氣神的紀實文學作品各抒己見。

鄒世平通報了為紀念“黃桷文學社”成立5周年正在開展的《走進南山》征文活動開展情況。他表示,收到大批反映南山題材的文學作品征文,已編發推出26篇,同時,連續推出14期馬金云數十年來拍攝的南山新舊變化的圖文作品。《走進南山》征文、圖文作品的推出,擴大了影響,吸引更多公眾關注平臺,關注南山,平臺粉絲量陡增。

最后,潘云國通報了黃桷文學社成立5年來開展的以“紀念主題”“年味兒”等一系列宣傳南山的征文活動情況。《黃桷小屋》平臺編發推出各類文學作品2741篇,其中,系列征文作品262篇,為宣傳大南山發揮了輿論效應,感謝南岸區文聯、區作協、南山街道、黃桷埡社區各級領導對黃桷文學社的大力支持。為紀念黃桷文學社成立5周年,黃桷文學社擬出版《走進南山》一書,抒寫南山歷史,反映南山文化,潘云國對該書中風景南山、教育科研南山、南山重大歷史事件、南山名人憶語、南山非遺文化、城市建設變化、美麗鄉村建設、美食南山等10個篇目的牽頭人進行了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