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龍網訊(通訊員 陸點隨)5月17日至18日,由四川省合江縣作家協會、重慶市江津區作家協會、重慶市大渡口區作家協會聯合組織的“川渝三地作家探尋長江上游三個白沙古鎮”采風活動舉行,32名作家參加。

長江上游三白沙,文學結識你我他,長江上游三個白沙古鎮開始“串門”,這是川渝兩地通過文學采風、創作交流活動,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一個新舉措。

天地一根弦,江河日夜流。長江上游有三個同名的“白沙”古鎮,分別是四川省合江縣的白沙鎮,世稱上白沙,又稱白沙灘;重慶市江津區的白沙鎮,世稱中白沙,又稱白沙壩;重慶市大渡口區的白沙集鎮,世稱下白沙,又稱白沙沱。根據今年3月15日重慶市江津區作家協會與四川省合江縣作家協會簽署的文學采風和創作合作協議,三地作家協會聯合組織開展了此次“探尋長江上游三個白沙古鎮”的采風活動。

在四川省合江縣上白沙古鎮,作家在灘涂地上步入那32級古老的石梯,來到歷經滄桑的王爺廟、城門洞、老戲院、老染坊等古建筑群,感受這里所散發出的歲月滄桑和古鎮的寧靜和莊重,仿佛忘記了塵世的喧囂,沉醉于歷史記憶之中。在重慶市江津區的中白沙古鎮,作家們走進百年名校聚奎中學、全國第一個中等師范學校陳列館和古街巷等地采風。江津作家向大家介紹了中白沙的抗戰博物館、善堂中醫藥博物館以及建設中的統戰文化博物館、商會博物館、影視基地、白酒產業等情況,使采風作家們感受到中白沙這個影視城、詩酒城、文博城的無窮韻味。下白沙曾屬重慶市巴縣、九龍坡區,雖現為白沙沱社區,但集鎮仍在,古韻猶存。在這里,作家們參觀了白沙沱老街古渡,還來到全國第二座長江大橋、第一座長江專用鐵路大橋——“白沙沱長江大橋”下打卡紀念。

這次探尋長江上游三個白沙古鎮的采風活動,增強了川渝兩地長江流域毗鄰區縣文學界的聯系。四川省合江縣文聯主席江麗梅和作協主席胡正銀表示,長江上游三白沙,文學結識你我他,希望三地文學界繼續交往,以此促進各行各業的交流。

重慶市江津區作協主席龐國翔說:“長江上游的三個白沙古鎮,是歷史江流在江灘沙岸上的三個刻痕,是江河歷史圖譜中的三部方志。我們文學界應該去翻閱這江河歷史。”

重慶市大渡口區作協主席何鴻則說:“長江三白沙,盛開文學花——希望靈動流淌的長江之水所澆灌的三地文學之花,更加艷麗多姿。”

17日上午,在合江縣上白沙古鎮舉行的啟動儀式上,江津作家劉輝代表江津區作家協會分別向上白沙、下白沙贈送了由江津區作協和江津區白沙鎮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首套鎮街文史七卷本叢書《沙城紀事》,吳紅英代表江津吳芳吉研究會向合江縣作協贈送了《吳芳吉全集》。此外,江津方還向合江縣作協贈送了由江津區文史作家孫開銓編著的《宋代農業詩詞》等。四川省合江縣政協原主席、中國作協會員宋曉紅宣布活動開始,并以作家身份全程參加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