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重慶援藏隊走昌都 | 到離星星最近的地方 播下知識的種子
2024-05-22 18:30:00 來源:重慶文藝網

 

核心提示

2024年,是對口支援西藏三十周年。

“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三十年來,一批批重慶援藏干部扎根雪域高原,默默奉獻著青春和熱血。

即日起,重慶華龍網集團推出《跟著重慶援藏隊走昌都》系列報道,讓我們一起跟隨重慶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隊的腳步,去丈量渝昌情深的詩和遠方。

2024年5月15日,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三13班教室的門口。

“陳巴拉,能不能給我講一下這道題?”

“陳巴拉,您別回重慶好不好?我明天給你帶好吃的!”

這位被學生們一口一個“巴拉”叫著的老師陳云,來自重慶萬州分水中學,是一名歷史老師。

巴拉,在藏語里是“爸爸”的意思。在學生們眼中,陳云不僅是改變了自己人生軌跡的恩師,也是一位體貼慈祥的“巴拉”。

到離星星最近的地方
做高原知識傳播者

陳云從小就有一個西藏夢,曾在西藏工作的父親常常向他講起自己在藏區生活的經歷,從此,神秘西藏、未知高原的影像,就像夢境一樣時常在陳云的腦子里縈繞:一定要去西藏看看啊!

陳云的夢想,在2016年重慶實施首批“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計劃時照進了現實。

當時,為提高教育援藏的質量,國家把以前分散、零星、周期不統一的教育援藏調整為“組團式”三年一輪換模式,重慶“以省包校”集中力量援助建設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幫助受援學校實現整體水平提升,補齊昌都市教育短板、促進教育公平。“我第一時間就報了名。”看到相關教育援藏文件時,陳云迅速作出了行動:那就到離星星最近的地方,去教書育人吧。

8月,陳云以及重慶市首批“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隊共50名優秀教師一道,奔赴對口支援的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正式開啟援藏之旅。

面對遠道而來的陌生重慶老師,明明唱歌也厲害、跳舞也厲害的孩子們卻怯怯的。“不自信,問什么問題都低著頭回答。”為了敲開孩子們的心門,陳云和小伙伴們想盡了各種方法,走進孩子的內心。

除了日常學校教學,一到周末,他們就往不同孩子的家里跑。看到有孩子衣服破了,他就發動親戚朋友捐點衣物過來,再讓妻子洗凈熨平,悄悄轉交給孩子們;發現有些孩子到了月末飯卡里錢不多了,他和幾個援藏老師就會不動聲色地給他們包點餃子;看到孩子們學習用具短缺了,他就順手把自己的筆、本子送給學生……

有一次,在達瑪拉山的一戶藏族孩子家里家訪,陳云發現,交流的過程中,孩子眼睛一直看向山外,仿佛在思索:“大山深處是什么樣的世界?山外又是什么樣的世界?”這一刻,陳云說,自己仿佛受到大山的感召,在那個瞬間,為孩子解惑真真實實地化為了自己的使命。

天長日久,對重慶老師們的真心付出,孩子們開始有了自己的表達。

“不知道他們怎么知道了我的生日!”那天,推開教室門,生日祝福的歌曲突然響起,一群孩子大聲說:“陳巴拉,生日快樂!”陳云一愣。藏族朋友告訴他:陳巴拉,就是陳爸爸的意思。孩子們是在叫他陳爸爸呢!

當天,孩子們寫的生日祝福紙條中,有一張陳云印象最深刻,上面只有一句話:“陳老師,你們明年就要回重慶了么?我好想你能把我們帶到高三呀!”這是那個平日沉默寡言,一說話就漲紅了臉的次成平措啊。那一刻,陳云的眼眶情不自禁地濕潤了。

就這樣,三年又三年,陳云一次次重新遞交了援藏申請,在昌都一呆就到了第八個年頭!

“組團式”教育援藏
打造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和陳云一樣,跋山涉水奔赴高原“組團式”援藏的老師還有無數人。八年間,重慶已有三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共90名教師先后來到昌都一高,這90名優秀教師90%以上來自重慶市級重點中學,均系教學和管理一線骨干,平均教齡18.5年

‘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就是通過帶動一所學校,輻射周邊學校,最后實現昌都地區基礎教育得到很好的發展。”重慶市第三批“組團式”教育援藏人才工作隊領隊、來自重慶市鐵路中學、現任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校長的徐和建說,“從高考來看,昌都一高本科上線率由60%提升到今年的85%左右,幅度很大。援藏教師的辛勤耕耘,師生有目共睹。”

教學成績的提升僅僅只是“組團式”教育援藏帶給昌都的變化之一,徐和建介紹,援藏隊也展開了對當地教師隊伍的培養,重慶隊通過1+N教師結對和高中教育發展聯盟、送教下鄉小分隊等方式來帶動當地教師隊伍的成長。“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是我們的核心任務。”

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也是援藏隊的重要工作。第十批援藏隊在昌都一高先后投入了500多萬資金,實現了讓昌都一高的教室亮起來,讓學生教室宿舍暖起來,讓學生飲水凈起來,讓藏區孩子和內地孩子享受到同等教學環境。

工作隊也注重加強民族“三交”,2022年起,援藏隊在昌都一高推行“雪域雄鷹培育行動”,讓昌都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利用假期到內地去和學生老師交流。同時也讓孩子走進內地的一些工廠企事業機關單位,讓孩子們感受內地的變化,有利于他們回到西藏后,更好地建設幸福美麗新西藏。截至目前,本批工作隊已組織30名孩子通過“雪域雄鷹培育行動”走出大山,看到山外的世界。

在輻射當地的教育方面,工作隊的隊員更是放在心上。他們通過高中學校發展聯盟,與昌都其他5所普通高中一起進行高考集體備考;利用送教下鄉小分隊,到縣和鄉鎮學校去送教,與當地的干部教師一道研究學校管理和教學中的問題。

昌都一高黨委書記楊中元是位在藏教師,26年前,他從四川師范學院畢業后就來到了昌都一高,親眼見證了重慶“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給學校帶來的變化。楊中元感慨道,從2016年開始,昌都一高成為對口援建示范性高中,在昌都其他學校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正是重慶的“組團式”教育援建,讓昌都一高迎來了發展的大機遇。

文/華龍網 李春燕 張春霞 李天春

視頻/胡珂瑞 張小敏

往期回看:

跟著重慶援藏隊走昌都 | 察雅:小蘋果 大市場

跟著重慶援藏隊走昌都 | 白衣執甲,渝藏同心——昌都市人民醫院來了批重慶“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