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雨
吳文,結實的中等身材,臉上總是掛著令人快樂的笑。不久前,應他邀請,我參加了他的新書分享會,得到了他簽名贈送的《巴國魂——吳文作品集》。他希望我點評一下。忙完研究生答辯、學術會等諸多事兒后,我認真地拜讀了此書,就有了這些文字。
此書洋洋灑灑22萬余字,集“曲藝”“隨筆”“詩詞”“附錄”等篇章。作為都是重慶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的好友,我才知曉他是從四川省峨眉電影制片廠作為特殊人才引進到重慶市九龍坡區文化館的,是我好友凌宗魁館員的學生。文字是會說話的,翻開書頁,吳文就在我耳邊絮絮叨叨,引我進入他的人生世界、演藝生涯。人生快樂,人生痛苦,有國家一級演員、“巴蜀十大笑星”、第九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重慶市曲藝家協會原副主席等諸多稱號的吳文,其實是在酸甜苦辣中一路走來。
他的演藝成就有口皆碑,而且他的文筆也很好。
此書的“隨筆”寫他自己。實話實說,“我的九龍情結”“音畫評書《巴國魂》創作記”“戲說重慶火鍋”“淺談言子兒江湖”“慈心為人,善舉濟世”“語言及重慶言子兒”“我和曲協那些事”,讀來令人感嘆唏噓,掩卷有思,笑中有淚。
人才難得,伯樂可贊,沒有九龍坡區的伯樂,就會少了吳文這一重慶言子兒的一大品牌。沒想到的是,名人吳文進入曲藝家協會也非一帆風順,以至于他曾經不得不“冒充”曲協的會員演出,演出大受歡迎掩蓋了“冒充”。
吳文是出口成章的,然而要成文出書,沒有文字功底是不行的。吳文的文字干凈、練達:“重慶火鍋,發源于江邊,崛起于市井。”寥寥幾筆,言簡意賅。他在書中講自己,也講故事,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來重慶吃火鍋,吃得嘴巴辣僵,沒法用話語贊美重慶火鍋,就作詞:“火鍋姑娘,重慶的火鍋滿城香呀滿城香……”。吳文說評書,一桌一椅一扇一木,一顰一笑,抵掌而談,別無幫襯,小到芝麻可聞其香,大到千軍萬馬可感其勢。吳文的重慶言子兒是家喻戶曉的,一張嘴巴風生水起,指南打北,針砭時弊,謳歌時代,把故事講得詼諧有趣、曲折飽滿、引人入勝。2004年,鄧小平夫人卓琳女士委托中宣部的有關人士找到他,收藏了他一套完整的《重慶言子兒》。香港鳳凰衛視《魯豫有約》采訪吳文專題片的開場白曰:“世界上有山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重慶人,有重慶人的地方,就會知道言子兒吳文……”他的重慶言子兒影響到渝川黔滇桂陜,波及到沿海及東南亞等華人世界。
吳文的腰包有些錢后,沒忘善舉。汶川大地震時,恰逢他50歲生日,他將壽禮通過《重慶商報》捐贈給了災區;2010年,他在拍攝電視連續劇《決戰華巖寺》時,邀請了著名導演于立清、演員王姬,在道堅法師的主持下,在華巖寺舉行了慈善義演。他還與電視連續劇《街坊鄰居》電影《產房》《十八梯》的制片人劉崗共同發起,資助了一名經濟十分困難的來自山區的病人。
“皇叔托孤白帝城,青蓮獲赦下江陵,自古悲歡多少事,化作竹枝后人吟。”“大雪雪無跡,梅蕾枝頭依,昂首問蒼旻,故人可思渝。”“口述重慶筆生花,雅俗兼容堪奇葩,道得巴渝古今事,有鹽有味贊馬拉。”吳文也寫詩,以詩抒情,抒情言志。
登臺是演員,臺下是文人,我為吳文的這部訴說心聲的新書點贊。
(作者:王雨,系重慶市作協原副主席、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