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巴南區石龍鎮柏樹村的大山之中,有一片無盡的七彩繡球花海。而七彩繡球花的品種也名“無盡夏”,在唇齒間摩挲這個名字,心里就漾開出一幅浪漫又絢爛的畫面:晴朗的天空下,繡球花一直一直開呀開,開到了山的那一邊。穿著白裙的少女左手舉著粉紅色的氣球,右手被一位俊朗的少年緊緊牽著。他們在繡球花間行走、對視、微笑,讓這悠長的夏日變得繾綣而多情。
一個涼爽的夏日,天空中飄灑著微微細雨,我慕名來到了“祥 2024”繡球花海。一下車,大塊大塊的藍,夾雜著星星點點的紫、粉、白向我涌來,眼前仿佛是一幅色彩明亮、繡工精巧的錦緞,極致的美與雅讓我說不出一句話來。
花海中有幾條高高低低、時隱時現的小徑,通向走向山間的小亭、白色的秋千、遠處的山頂,通向湖藍、深紫、粉紅、淡白、淺綠、嫩黃、嫣霞織就的七彩繡球花海。繡球花葳蕤的枝葉肆意生長在小徑之中,一朵碩大、明艷的繡球花就這么與我擦肩而過,層層疊疊的花瓣像蝴蝶的翅膀一般靈動。我無法挪動腳步。明知道前面還有更美的風景,但就只想憐惜眼前這一朵,橫拍、豎拍、近拍、遠拍,怎么拍都拍不夠。
我追上友人的時候,他們正站在一塊木架子前,紅底牌子上寫滿了字。上面記錄了一段雙百老人的愛情故事,男的是覃家大院的長工,女的是荒野山間務農人。二人都靠著自己的勤勞過日子,凡事有商有量,將生活過得甜蜜又和諧。
后來,男的發現了茶的奇妙,女的就在自家小院種起了茶。幾十年來,二人心里總想著對方,牽手相伴,相濡以沫。如今他們都已滿百歲,還是在一起不離不棄。他們的愛情平凡而又浪漫,樸實而又真誠。
他們有三個孩子,其中二女兒叫張祥英。她自小在茶香中長大,在父母營造的幸福美滿家中長大,對茶也有了更多領悟。后來,張祥英為了愛情嫁到了白市驛,與先生舉案齊眉、同甘共苦??墒撬闹惺冀K放不下父母小院里的茶香。于是,在2000年,48歲的她說服了先生,毅然決定回到石龍鎮,開辟茶山,打造繡球花海,以孝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成全百歲老人的愛情佳話。
繡球花的花語是希望、忠貞、永恒、美滿、團聚。這十個字是張祥英從父親張述軒、母親李安淑處學到的生活與愛情的真諦,也是他們一家三代人追求的簡單而又樸實的幸福。
繡球花海定名為“祥 2024”,因為她的名字里有個“祥”字,也因為她心中期望著祥瑞護佑父母、家庭、茶山、鄉村,以及每一位到繡球花海的游客。她用二十年的時間,打造出了一個愛與浪漫的花園,一座綠意蔥蘢的茶山,一個讓人心靈滋生浪漫的休閑之地。
當我對張祥英阿姨心生敬佩之時,我卻和她在花海意外相遇。個子小小的她,微卷的短發、明亮的眼神、爽朗的笑容,完全看不出來是個72歲的老人了。交談之間,她言語利落、清晰有條理,呈現一顆赤誠的大愛之心。這么多年,她不僅自己創業,還帶動周邊的農戶一起創業,小家圓滿,大家興旺,讓村民都走上了致富之路。
這漫山遍野的繡球花啊,在一個瘦弱、堅毅的女人心中撒下浪漫的種子,時光荏苒之間,經歷了無數的磨難,終于在青山綠水間綴出一片芬芳迷人的花海。
浪漫二字,從張祥英阿姨的心中直達我的心房。她為這兩個字日夜操勞,沉溺其中,一步一步實現了她的人生價值。而我,也在這片無邊無際的花海中,讀到了浪漫背后的故事,有百歲老人歲月與共的堅貞愛情,有張祥英與先生彼此的跟隨與包容,還有他們一代又一代扎根鄉村、振興鄉村的決心與毅力。而這一切,源于良好的家風傳承、敢于打拼的勇氣和有擔當的責任感。
浪漫是開始,也是幸福的終點。
文/重慶市作協會員、南岸區作協副秘書長 李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