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藝術賞析 | 張涌·山水卷
2024-07-02 15:45:38 來源:重慶文藝網

藝術家簡介

微信圖片_20240702154548

張涌,1964年生,重慶江津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重慶民盟畫院執行院長兼秘書長,重慶國學學會副秘書長兼國學書畫院執行院長,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重慶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江津區詩書畫院副院長。現供職于民盟重慶市委會。

【苗鄉清韻】   200cm×180cm   2020年

該作品得益于作者多次到貴州西江苗寨寫生,全景式切入,以鱗次櫛比的千戶苗寨為主體,體現山即是寨、寨即是山的壯闊。構圖嚴整結實,筆墨輕靈空蒙,色調清新淡雅。主色調為灰綠,灰而不悶,艷而不俗,營造出春日苗鄉的清雅韻致。背景則用墨灰綠做了主觀處理,不拘泥于寫生。寫生是為了“外師造化”,更是為了“中得心源”,是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國。

該作品參加中國美協“2020惲南田藝術雙年展”,獲入會資格。

【夢底湖煙夢底山】   180cm×50cm×4    2021年
【夢底湖煙夢底山】   180cm×50cm×4    2021年

山水畫家要有“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的激情與豪邁。要到自然山水中、到大千世界中發現美,創造新的圖式和語言。這張畫采取四條屏形式,每屏既各自為政、各美其美,又連帶呼應,顧盼生輝。畫面筆墨淡雅清秀,與江南湖山空闊、杏花春雨的詩化景象十分搭調。詩曰:“夢底嵐煙夢底山,夢中嘉勝絕塵寰。醒來援筆漫揮寫,長愿長棲云水間。”

該作品參加中國美協“第五屆婁東(太倉)全國山水畫作品雙年展”,獲入會資格。

【土家曙色新】   200cmx167cm   2023年
【土家曙色新】   200cmx167cm   2023年

該作品取材于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畫面中有土家新民居,有穿越山區的高鐵。作品基調為曙紅色,借以展現新時代土家新風尚。畫面被許多體現山區變化的道路分割,收拾畫面就要有強烈的整體意識。黃賓虹先生曾說“畫中有龍蛇”,意思是要靈動,又要有主線,有大局意識,有取舍。詩曰:“小坐農家可賽仙,無邊秋色和嵐煙。檐間畫罷怡情景,且共云山自在眠。”

該作品入選中國美協“紅巖清風——廉潔文化美術作品展”。

【巴渝山鄉春正好】   180cmx97cm   2022年
【巴渝山鄉春正好】   180cmx97cm   2022年

石濤說:“山川脫胎于予也,予脫胎于山川也。”山水畫創作必須與大自然對話,感悟真山真水的靈性。作者來自農村,對巴渝大地觸目可見的丘陵、玉米倍感親切,每每迸發出心靈的火花。該作品就是用玉米地入畫,全景式呈現。畫面構成則幾近平面,以虛實疏密來把握節奏。詩曰:“莫從勝地覓金銀,綠水青山最足珍。小坐溪邊新雨后,一杯清茗滌凡塵。”

該作品入選中國美協“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全國寫生采風創作美術作品展”。

【武陵高秋圖】   210cmx180cm   2021年
【武陵高秋圖】   210cmx180cm   2021年

該畫取材自重慶武陵山區。主體部分為巍峨高聳的山體,造景單純強烈,高山仰止,氣勢奪人,令人敬畏。用結實細密的皴擦和反復的積墨表現了武陵山區的蒼莽、深邃、靜穆,傳達出作者內心的寧靜和對大山的敬畏。萬物靜觀皆自得。正如黃賓虹先生反復強調的“江山本如畫,內美靜中參”。寧靜致遠,山水畫家更當如此。詩曰:“他山風物幻猶真,云斷云遮費探尋。果欲攀行長問道,先從心底布禪林。”

【土家高鐵來】   200cmx180cm   2022年
【土家高鐵來】   200cmx180cm   2022年

石濤山水畫圖式造景變化豐富,其秘訣是“搜盡奇峰打草稿”。只有“搜盡奇峰”,才能“代山川而言”,才能“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才有時代印記、對象特色、個人風格。這張畫就是以大山大水的渝東南為素材,以平穩飽滿構圖體現巴渝山川的深邃蒼莽;以層層積墨表現巴渝山川的渾厚華滋。以深黑色民居和山間白云點綴畫面,增強節奏感和厚重感。詩曰:“雨霽風和照露晴,茶畦野徑我徐行。蒼蒼四顧青岑遠,詩意長和九鳳鳴。”

【苗地原鄉】   208cmx180cm   2022年
【苗地原鄉】   208cmx180cm   2022年

“造化鐘神秀”,大自然是永遠探索不盡的創作源泉。苗鄉是作者癡迷的方外之境,百畫不厭。該作品重整體觀察,做大膽取舍。以松動蒼潤的筆墨來表現黔山的樸茂蒼莽,在房舍、道路與樹石的交織錯落中發現秩序、節奏與韻律,發現多姿多彩、令人神往的貴州。詩曰:“清澗飄然塵外淌,遙岑總在有無間。堯龍風物殊堪惜,筆底煙云夢底山。”

【黔地清秋】   200cmx167cm   2023年
【黔地清秋】   200cmx167cm   2023年

中國畫重傳承,重骨法用筆,講求書畫同源。但學習古人,不能被古人所束縛;到大自然中寫生,又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真正的藝術家需時刻保持獨立的人文視角,以真情實感的作品去解構、重構自然。這幅畫也來自對貴州真山真水寫生后的提煉,包括大的布局,外輪廓的處理,都極具現代感,呈現的是畫家心中的山水家園。詩曰:“九鳳風來酒滿傾,茶煙翠浪兩清明。云臺晏坐原無事,兼聽松聲間鳥聲。”

微信圖片_20240702154612
【江津工業園區禮贊】   200cmx180cm   2024年

山水畫要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必須如石濤所言“筆墨當隨時代”,必須如白居易所言“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該畫以當下工業園區為對象,采取滿而密的圖式和構成,富于張力和視覺沖擊力,也更能表現園區的忙碌繁榮、生機勃勃,更能展現時代精神。以道路、橋梁來穿插分割畫面,調整秩序,賦予畫面靈動和韻律。

【巴風宋韻之二】   45cmx35cmx4   2024年
【巴風宋韻之二】   45cmx35cmx4   2024年

在大足、安岳等巴蜀精美博大的摩崖造像中感悟巴風宋韻的神秘、厚重和詩性,打破傳統造景、圖式和筆墨,“我自為我,自有我在”,這是作者力求進入創作的第三個層面——靈魂層面。不是無秩序無章法的胡涂亂抹,而是在似而非、虛而實中,窺探二維繪畫藝術被放飛后的美妙與神秘、張力與厚度。同時也能讓觀者體驗幻象與心相交織中的詩意:“梵音隱隱來天半,竹樹參差滴翠嵐。莫問人間煩惱事,雞鳴清曉夢猶酣。”

文圖/墨軒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