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在人們的刻板印象中,書店只賣書,也只有“讀書人”才會去書店。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實體書店的發展舉步維艱。但在重慶,仍有一些小眾書店活出了自己的“小確幸”。連日來,華龍網記者走訪重慶多家小眾特色社區書店,探索實體書店的生存現狀和出路。
華龍網訊(王景行)一縷縷晨光穿過窗框、一本本教材置于桌上,還有重慶小面、魚皮花生、老鷹茶……如果告訴你,這些物件都來自一間書店,你是否會感到驚訝?
年代感,是山城·時光里圖書館給人的第一感受。在渝中區山城巷里,這間書店用它獨特的方式向讀者“講述”著山城里的舊時光。

創業碰壁“碰”出新思路
立志打造講述城市文化的書店
山城·時光里圖書館位于渝中區山城巷金馬寺小學舊址二樓,500多平方米的空間分為展覽區、綜合服務區和閱讀區。置身在這棟百年建筑里,書店盡可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該樓的原貌——棟、梁、墻、頂、地。
近日,一場名為“打開重慶,五感讀城”的新書銷售體驗展在這里舉行,獨特的山城文化體驗主題,吸引了眾多讀者的到來。

讓一間書店不干書店該干的事兒,這是誰的突發奇想?讓我們從書店創始人李柯成的創業經歷說起。
2013年底,作為一名城市燈光設計師的李柯成開啟了他的創業之路——在重慶大劇院內開設了一家“書店+文玩”模式的時光里藝術書吧。
“開業的前兩年,由于書店沒有找準定位,顧客很少,店員換了一撥又一撥,前景很不樂觀。”談起創業之初的艱辛,李柯成說道。

彷徨之時,書店的發展迎來了轉折。
“一天,我去出版社選書,看到一套《故城》攝影集,里面記錄的老重慶勾起了我很多兒時回憶?!崩羁鲁蓪z影集愛不釋手,當即要求訂書。出版社卻告訴他,這套樣書重達16斤,定價1580元,考慮到出版成本和收益,一直未能出版。
“我這個人,就是固執,也可能是頭腦發熱?!崩羁鲁僧斚聸Q定認購最低印量的一半——750套,這至少需要支付20萬元的印刷費。為解決經費問題,李柯成想到以眾籌的方式預售。
一開始,眾籌情況并不理想,李柯成繼續奔走。在獲得重慶籍文化名人,如作家吳景婭等發聲支持后,籌款進度加快,一個月的時間眾籌到的資金遠遠超過預期。最終,在李柯成的堅持下,《故城》順利出版,并在“時光里”首發。
《故城》的成功,不僅給李柯成帶來巨大成就感,還讓他對書店未來的規劃更加清晰:做一間講述重慶文化的書店,讓書店成為城市的人文窗口。
全民參與講重慶故事
書店擴容遷入山城巷
《故城》的出版讓“時光里”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關注,大批的留言和來信,熱情地訴說著《故城》中的某張照片、某個地點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借著讀者的熱情,2016年初,“時光里”發起故事征集活動,邀請重慶市民共同參與,記錄城市的變遷和百姓民生,一起完成山城故事的創作。
“起初還擔心素材不足、故事不夠精彩。”李柯成回憶說,誰知大量文圖如泉水般涌來,“時光里”不得不組建一支專業團隊,完成了上千份稿件的甄選、修改、排版工作。
2017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一本重慶城市記憶之書——《故城時光》正式面世。書中收錄了124篇由重慶人自己寫就的真實故事,年齡跨度從90后到百歲老人。據了解,這本國內唯一的“全民參與講述一座城”的出版物,發行量已有上萬冊。

書店找準了定位,發展也跟著好了起來。
2021年10月,為進一步擴大“時光里”的品牌影響力以及書店規模,經過奔走和考察,李柯成最終選定渝中區山城巷金馬寺小學舊址作為書店新址,同時將書店更名為山城·時光里圖書館。
“山城巷是我小時候生活的地方,我對這里有著特殊的感情?!崩羁鲁烧f道,“之所以稱之為圖書館,而非書店,我希望這里不只是一個銷售和展示書籍的場所,而是能收藏時光、讓人重溫紙短情長的美好地方?!?/p>
重慶的城市文化既在流光溢彩的夜色中,也在逶迤延綿的石板路間,還在黃葛樹下的“龍門陣”里,值得人們慢慢找尋、慢慢品味。“這座百年建筑,和書店發展思路很契合,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了。”李柯成笑著說。
故事“老”玩法“新”
用年輕人的方式講述山城故事
只靠展覽舊書,兜售“情懷”,是留不住讀者的。
李柯成多年的經營經驗告訴他,山城·時光里圖書館要想繼續講好山城老故事,必須要創新。于是,一系列緊隨潮流的新玩法在書店悄然出現。

在“時光盲盒”區,關于重慶的老書被裝進了“盲盒”,讀者隨意選擇一個“時光盲盒”帶走,離開書店也能開啟一段關于山城故事的“時光之旅”;在“時光郵局”區,讀者將他們珍貴的回憶和深藏心底的話語寫在特制的信紙上,然后寄存在“時光郵局”里,多年以后可故地重游,找尋當年的記憶。
此外,書店還聯合戲劇創作團隊,把《故城時光》改編為情景劇,并邀請讀者參演,讓讀者對重慶的歷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引發更大的閱讀興趣。
“我們這算是‘新瓶裝舊酒’吧!”李柯成笑著說,時代在發展,年輕人的讀書方式在改變,書店也要與時俱進,用當下新潮的玩法,可以讓讀者逛書店更有體驗感、參與感。

“時光里”開發的文創產品也與眾不同,不是明信片之類,而是重慶小面、酸辣粉、油茶、魚皮花生,以及具有重慶地方特性的沱茶、老蔭茶、茉莉花茶等。
有顧客問:“你們不是書店嗎,怎么還賣起了小面?”
李柯成回答:“閱讀一個城市,只能通過書籍嗎?為什么不可以是味覺、聽覺、嗅覺、觸覺?”他希望更多的讀者可以在時光里圖書館更加立體地感受重慶的文化魅力。
談及目前書店良好的發展勢頭,李柯成認為,時光里圖書館將書店空間的“輸出性”轉向了公共文化空間的“參與性”,搭建出一個多樣化、個性化的重慶城市文化閱讀空間。同時,通過收集挖掘重慶歷史文化故事,并將這些文化元素轉化為具備市場價值的商品,與盡可能多的行業和產業構建聯系,為書店賦能,在提高書店品位的同時,也為書店的運營創造了更多的可能。
百余年來,山城巷外,長江奔流不息,山城巷里,歷經時代變遷。曾經的金馬寺小學,書聲瑯瑯。如今,這里的書香愈發濃郁。
山城·時光里圖書館
地址:渝中區南紀門街道山城巷30號
交通路線:乘坐軌道交通1號線到較場口站,從5號口出站沿中興路步行800米
往期回看:
重慶小眾書店觀察② | 書店每周只賣一款書,這是行為藝術還是“任性”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