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紅色記憶姚家院
2024-09-13 18:09:13 來源:華龍網

文/陳魚樂

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電影,不僅故事精彩,其城堡更讓人印象深刻。而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石家鄉的姚家大院,就擁有一座這樣讓人難忘的碉樓。

姚家大院地處石家鄉安橋村。原本屬姚姓人家的院落,大院主人王家泰自買過來后,就建成規模較大的莊園。莊園三面環山,前面傍水,不怕洪澇。近50間磚瓦房的四合院,是王家泰的生活起居地。大院與碉樓之間是一片陡峭的山林。林蔭里隱藏著小道,由下向上直通碉樓。一旦有變,碉樓便是他龜守的宿營地。

姚家大院還是石柱第三中學的前身。三中撤走后,曾為橋家小學。姚家大院除中間正屋有兩三間留為國家財產后,其余均分給農民居住。左右兩邊磚墻迎面分別嵌入巨大的“福”“壽”字?!皦邸弊钟疫叺膸组g橫屋,就是王家泰的親弟、石柱地下黨員王家滋的住房。

同院同室兄弟,有著兩條道路、兩面旗幟的斗爭——老大王家泰是國民黨反動派的代表;幺弟王家滋走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路。

“神兵”攻打王家泰。1929年8月18日夜,賀龍命紅二軍團第三特科大隊黨代表、大隊長黃子全指揮“三合一”隊伍,兵分三路,連夜進攻。500余人形成包圍圈后,只聽黃子全發出信號槍,圍打的槍聲大作,殺喊聲四起。從睡夢中驚醒的王家泰,未穿外衣,就提槍出門,匆忙指揮,從右邊峭陡的林蔭通道逃往碉樓。聯合隊員們攻破大門,尾追而至,集中火力猛攻碉樓。李寬文帶領“神兵”沖鋒陷陣,架起人梯、木梯,頭頂棉被進攻。團丁邊打邊退,由一樓漸到二樓。在集中火力掩護下,李寬文身先士卒冒著槍林彈雨,勇敢地向上攀去。正要翻窗攀入第四樓的李寬文,不幸中彈受傷落下。“神兵”銳氣大減,久攻不下,傷亡慘重,黃子全當即下令撤軍。李寬文因流血過多,被抬到黃水壩就犧牲了。其后“神兵”經黃子全教育勸說,加入紅軍。

姚家大院地下黨員王家滋接受馬列主義教育,積極開展地下活動。

王家滋于20世紀20年代參加地下黨,積極工作,卓有成效,石柱黨史榜上有名,名垂千古。

1939年6月底,為逐步提高黨員的政治思想覺悟和馬列主義水平,加深黨員對馬列主義和中國革命理論的認識,縣委決定舉辦哲學黨訓班。

7月,姚家大院青山環抱,綠水長流,像在“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之詩畫中。此地海拔千米以上,即使在盛夏,也不感覺很熱,可謂清風撲面,暑意頓除??h委舉辦的哲學黨訓班就選定在姚家大院斜對面大箭樓地下黨員王家洋(上海師大畢業)家里。譚逢盛、金明惠、王家滋、譚俸濤、黎永萬、譚俸邑、田紫軒、江丹林、黎天成、陳珍銀、陳雕龍、樊汝琴等人集中參訓??h委書記何劍薰主講《社會發展簡史》等,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后被國民黨發現。為不暴露目標,哲學黨訓班才開講10天,就靜悄悄地遷到石家鄉梓桐溝(今屬石龍村)譚俸邑家中,如期完成培訓任務,提高其政治思想覺悟,為開展對敵斗爭打下堅實的基礎。

1944年11月,中共南方局決定在西南地區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南方局青工組負責人張佛翔(即張黎群)向王敏、秦祿廷、王家滋說:“組織決定派你們去石柱、豐都、忠縣清理黨的組織,明年4月回來匯報?!?/p>

1944年冬,秦祿廷、王家滋奉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與西沱黨組織取得聯系。之后,西沱黨組織在“和成字號”“永成字號”的基礎上,又建立“翁成字號”,擴大商號經營,為黨籌集活動經費。

1945年4月初,秦祿廷、王敏完成石柱、忠縣、豐都黨組織清理工作后,赴重慶向張佛翔匯報清理工作。張佛翔在重慶千廝門三義公旅館與王敏、秦祿廷、王家滋3人見面,宣布建立“五一”工作組,任命王敏為組長、秦祿廷為副組長、王家滋為成員,要求他們在川鄂邊區創建革命根據地,準備打游擊戰。

按照黨組織安排,王敏、秦祿廷、王家滋3人到重慶和平路管家巷育才學校辦事處,參加中央南方局委托《新華日報》社組織的培訓,學習中共“七大”文獻,加深對政治路線的認識和理解。

8月,王敏、秦祿廷、王家滋冒著酷暑返回石柱,住到石家小學校長、共產黨員譚寧衡家中召開工作會,研究工作目標,制定工作措施。其后王敏在江池小學、秦祿廷在湖北利川縣建南小學太平鎮分校、王家滋在石家鄉開展革命工作。

1946年,“五一”工作組領導的革命群眾性組織“民主戰士聯盟”在川鄂邊區誕生,成為川鄂邊區游擊隊的骨干力量。20世紀70年代,為黨奮斗終身的共產黨忠誠戰士王家滋病故于姚家大院。

至今,姚家大院仍保留著清晰可見的100余幅毛主席語錄。據一些老年人講,這些毛主席語錄以及標語口號的書法,出自湯伯祿之手。湯伯祿是涪陵人,曾執教于石柱,此室內室外的墻壁上、柱頭上,均有他用石灰書寫的書法,字體有楷隸行草篆書,書寫形式有條幅、有橫幅、有板書,字號大的如升子大,小的如核桃小。湯伯祿后來任臨溪中學黨支部書記。如今,這些毛主席語錄不僅成為重慶市保留最好最多的毛主席語錄遺址,更成為姚家大院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2016年11月,姚家大院被重慶市命名為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筑。

姚家大院,見證了近百年滄桑的歷史,記錄了槍林彈雨和紅色文化。眼下,據石家鄉黨委書記赤立強介紹:石家鄉已為姚家大院申請市級傳統院落保護項目,正待審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