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史明理知興替 南岸區作協舉行開埠遺址公園采風活動
2024-11-19 14:42:24 來源:重慶文藝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曾紹侖 白樺)近日,為了拓寬南岸作家眼界和視野,更多地了解重慶開埠的歷史背景和發展,以及重慶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港口城市的起源及演變過程,南岸區作協舉行了南岸作家南濱路開埠遺址公園采風活動。

image001

下午,南岸區文聯副主席、區作協主席楊金幫帶領大家參觀重慶市開埠歷史陳列館,講解員逐一向大家講解了陳列館各展廳展示的歷史文物及圖片說明。

image003

重慶開埠歷史陳列館,位于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重慶開埠遺址公園,以立德樂洋行倉庫舊址改造而成,在外部保留重慶開埠時期建筑風貌的基礎上,采用藝術化與科技化手段更新內部空間,向全球廣泛征集了開埠時期的文獻、照片、老物件等300余件藏品,打造成為重慶首個開埠主題陳列館,講述開埠百年以來重慶的嬗變。開埠后的重慶不僅在經濟上取得了顯著成就,還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現代重慶作為中國西部的重要城市,其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都與開埠歷史密不可分。

參觀完重慶開埠歷史陳列館后,作家們又在陳列館旁邊的浮凸文創店舉行座談會。

image005

座談中,大家交流了參觀重慶開埠歷史陳列館的感受。大家認為:重慶,這座山水之城,在歷史的長河中,因開埠而迎來了新的轉折。陳列館內,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泛黃的老照片,無聲地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從被迫開埠的無奈,到頑強抗爭的堅韌,再到逐步走向新生的希望,重慶開埠歷史陳列館展現了這座城市的滄桑與榮耀。這一歷史事件不僅深刻改變了重慶自身,也為整個西南地區乃至全國的近代化進程作出了重要貢獻。都市的發展既要注重開放,也要注重包容,還要以科技和創新武裝自己,大力推進經濟及文化的發展,才能不斷地提升都市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image007

楊金幫在會上講話,他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作家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參觀重慶開埠歷史陳列館是一次深入了解重慶歷史文化的好機會,重慶開埠的歷史意義在于它開啟了重慶近代化的新篇章,推動了經濟、文化、城市等多方面的全面發展。正因為有了厚重的歷史文化的積淀,才使重慶逐漸成為了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 

在座談中大家還相互交流了各自的文學創作體會和心得,對近期一些文學創作的熱點話題進行了探討。

image009

南岸區文聯副主席、區作協主席楊金幫,區作協常務副主席陳猷華,副主席曾紹侖,區作協秘書長周永素,副秘書長白樺、楊駿、李猜,作家李毓瑜、王明學、潘傳學、潘云國、鄒世平、劉祥琪、郭愛華、李遠建、熊家林、王學友、吳洛加、李榮慶、賀華琴,及何一壽等區作協新會員共20余人參加了采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