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高晨軒
【故事梗概:在程瀟與嘉儷闊別多年后的對話中,兩段塵封的往事再次被提及。時間會給予每個人不同程度的饋贈。在頓悟的時刻,巴黎的梧桐葉如細雨落下,今生不再,記憶卻一直向前……】
程瀟在做冥想時接到嘉儷的來電。
她總是這樣突然聯(lián)系,被打斷的程瀟只好緩慢地呼氣,再將盤起來的腿伸直。他記得上一次見到嘉儷,布滿紅血絲的眼球鼓得像金魚。她說已經(jīng)四天沒有合眼了,想試著戒斷藥物。當(dāng)時的程瀟并不知道她的抑郁已經(jīng)非常嚴重,總覺得無病呻吟是她每天的必修課。
嘉儷說已經(jīng)在巴黎待了兩天。因為是跟團旅行,今天才能有半天自由活動時間,于是兩人約好下午三點在老佛爺百貨見面。
電話鈴聲響起時,程瀟感到一絲不安。直到聽見嘉儷抱怨巴黎天氣不好,沒能拍出很滿意的照片,程瀟才稍稍松了一口氣,能感覺到她現(xiàn)在的狀態(tài)還不錯。
記得穿厚點,外面風(fēng)大。嘉儷說完,兩人便掛斷了電話。
程瀟往頭上噴了液體護發(fā),隨便拿起件外套后就出了門。他實在是不想再把時間花在一些沒有意義的打扮上。程瀟想不起何時開始不再注意自己的外表,每當(dāng)他有所領(lǐng)悟,都會自然地把原因歸咎為年齡的增長。
巴黎是一座包容的城市,甚至因為過度的包容而讓臟亂變得更加不堪。無論衣著精致靚麗的人,或是一些窘迫潦倒的狀態(tài),都不會被他人過多關(guān)注。當(dāng)?shù)厝诵猩掖?,只想早些做完?dāng)天的工作,游客的想法是快把景點游覽完,以便留好更多時間去購物,每個人都要竭盡全力地完成每一天的使命。
青灰色的天空讓城市看起來有一點曖昧,被汽車無數(shù)次揚起的梧桐落葉,好像不知道該怎樣去告別。程瀟也終于回過神來,時間已經(jīng)進入十一月,這一年又漸漸到了尾聲。
嘉儷發(fā)來信息,正在老佛爺百貨后街的“大家樂”吃飯,要20分鐘之后見面。感到寒意的程瀟迅速鉆進商場,決定去買一盒馬卡龍作為手信。
由于很久沒來人群密集的地方,程瀟有些短暫的缺氧。現(xiàn)在的他已不能理解手提大包小袋的購物者們,為了滿足自己的物欲,可以近乎瘋狂的狀態(tài)。有人越來越艱難地活著。哪怕一些輕易就能得到的東西,卻是捉迷藏的感覺。
“程瀟!”遠遠地傳來嘉儷的聲音。她算著兩人到底有多久沒見了?手指計數(shù)的同時,嘴形也在快速變化著。
三年就這么快過去了啊。程瀟有些感嘆。
我覺得你比以前圓潤了不少。嘉儷停下來認真端詳程瀟的臉頰。你的下顎線也沒以前那么明顯了。
因為戒煙已經(jīng)15個月,體重也隨之長了一大圈。不過我很努力地在減肥中。
嘉儷也表示自己胖了不少,只是現(xiàn)在不會刻意去減肥,連浴室里的體重秤也被藏了起來。為了健康,不僅不節(jié)食,有時更會胡吃海喝。程瀟沒有說出心里的想法,因為嘉儷的微胖完全藏不住。
兩人穿過每一層樓的扶梯,攢動的人潮有種春節(jié)逛廟會的錯覺。程瀟想帶嘉儷去商場的7層,那是新開放的樓頂廣場,可以看到大半個巴黎。程瀟去年剛來巴黎時有上去過,當(dāng)時朋友帶他來參加一個時裝發(fā)布會。雖然服裝秀很無聊,但在樓頂廣場看巴黎的風(fēng)景,這份愜意令程瀟記憶猶新。
嘉儷拉著程瀟拍了很多合影。若不是程瀟拍得有些不耐煩了,嘉儷一定會拍出一百張來。
程瀟在空中畫出左岸和右岸的分界線,除了埃菲爾鐵塔,幾乎將眼前歌劇院附近的景物都介紹了一遍。
你看遠處山上的那座教堂。嘉儷跟著程瀟轉(zhuǎn)過身。那一處山丘就是蒙馬特,就是我們很喜歡的《自由行》歌詞中唱到的地方。程瀟講起自己多次前去散步,那里不僅有畢加索故居,有大教堂,可以俯瞰整個巴黎,還有一面墻上用不同文字寫下的“我愛你”。程瀟本想繼續(xù)說下去,嘉儷卻突然提起有一次看演唱會,還沒等到這首歌的旋律響起,一行人就匆忙趕去酒吧。
真不知道那時候你怎么那樣喜歡喝酒?
因為年輕。
兩人相視一笑后,商量著趕快下樓找家咖啡店坐一會兒。嘉儷說再不下去,寒風(fēng)快要吹進骨髓。
程瀟將一直提在手上的馬卡龍交給嘉儷,并告訴她店里不能吃外帶食物。嘉儷只好拍照后再放進禮品袋中。她又打開隨身的提包,掏出一支筆。
你猜我還帶了什么東西?
直到看見她拿出的是書,感到茫然的程瀟瞬時一臉錯愕。
你不給我簽個名嗎?你的第一本書!
程瀟沒想到嘉儷會把《在夢的旁邊》帶來巴黎。他感到抱歉的同時,也接過嘉儷遞過來的水性筆。
我現(xiàn)在手里只有樣書,計劃是等以后回來再送給你。程瀟翻開書,在扉頁上用正楷留言。
嘉儷說自己的故事被交叉在書中,如果沒有程瀟的簽名,總感覺少了某種完整性。
程瀟注視著封面。金線勾勒的數(shù)個圓圈如同一個個魔咒。
我很喜歡封套上的這幅畫作,它完全貼合了當(dāng)時最真實的情感境遇。
什么時候會再出新書?
不會再出。我已經(jīng)很久都寫不出來了,完全喪失了靈感。
程瀟其實也沒想過要當(dāng)職業(yè)作家。他很清楚靈感稍縱即逝,碼字為生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嘉儷知道程瀟現(xiàn)在在做一些藝術(shù)項目開發(fā)的工作。只是她沒想到這么短的時間里,程瀟對寫作已經(jīng)失去了熱忱。
我現(xiàn)在很欽佩可以十年、或是二十年都專注于一件事的人。因為我沒有那份勇氣。
嘉儷點頭。她說自己現(xiàn)在對很多事情都變得沒有耐心。曾經(jīng)最喜歡看電影,現(xiàn)在也很久沒看完一部了。雖然抑郁癥不能痊愈,但是她已經(jīng)最大可能的去戰(zhàn)勝了自己。病情顛覆了她的生活,迫使她必須做出改變。
我也很少看電影。我現(xiàn)在很認真地活在現(xiàn)實里,不想和銀幕上的情節(jié)產(chǎn)生共振,那種抓不住的無力感沒有任何價值。
在過去幾年和嘉儷的聯(lián)系中,聽見田豐的名字逐漸減少,后來聯(lián)系都變得很少。程瀟見證了嘉儷自我修復(fù)的過程。就像房子被她點著了火,然后再一點點重建起來。人生的過程亦是如此。得到后再失去,失去了再找尋。周而復(fù)始。
嘉儷端起桌上的咖啡小啜了一口。她說田豐前段時間來找過她,在她家樓下發(fā)信息讓她下去。嘉儷沒有回復(fù),也沒有一絲想下樓的沖動。
我覺得這種男人很可恥,他竟然可以裝作一切都沒發(fā)生過。她說這些年發(fā)生了那么多事,光是他老婆,就對她進行了長達一年半的辱罵和攻擊。程瀟說想起田豐老婆最后解了氣又去跟你做好姐妹的事。嘉儷唾棄地說了句,就是。
程瀟一直覺得這段三角關(guān)系并不復(fù)雜。嘉儷的問題是知道自己是第三者后,反而苦中作樂越陷越深。那段時間,她給自己暗示,感情本身沒有對錯,只是時間的先后出了錯。而程瀟只覺田豐出軌才是整件事的根源。他也不明白當(dāng)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后,為何原配和第三者斗得你死我活,而男主卻能全身而退。
嘉儷輕蔑地說,后來他們又生了一個孩子,差不多一年前。即便如此,田豐還是管不住他的下半身。
嘉儷時不時翻看桌上的《在夢的旁邊》,好像是對她那段記憶的憑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情感經(jīng)歷,而程瀟作為作者本人,對于這本書卻非常抵觸。
我上一次看它還是在最后校稿時。程瀟指了指,然后說樣書都沒有翻開過。
嘉儷有些不明白。
我當(dāng)時拿著原稿紙,恨不得把它們?nèi)繜簟N衣犨^很多作家無法面對自己早期作品的說法,認為它們青澀而無知。但我不是無法面對它,而是覺得根本不應(yīng)該寫下這個小說。甚至它都不應(yīng)該被稱作小說,充其量只是一個故事。這樣的故事在這個世代已然屢見不鮮,但它被以文字記錄下來卻是羞恥的。愛的本身雖不羞恥,而細節(jié)像罪證般被列舉出來,被放大或是縮小,都會成為恒久的存在。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有羞恥心,嘉儷說。這個故事本身也是以我們各自的感情作為基礎(chǔ),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把傷口無限放大了。
皓宇是程瀟的好朋友。
我跟皓宇聯(lián)系過兩次。
真的嗎?嘉儷疑惑。
其實就是發(fā)過兩次短信。一次是因為跟他朋友吃過一頓飯后,另一次是在夏天聽聞他父母相繼病重時。
他的父母都病重嗎?
是的。程瀟的神情還是有些擔(dān)心。
我們這個年齡階段很多事情都已經(jīng)歷,但唯一不敢面對的就是父母的健康問題。每個人都要面對成長的無奈,而在走向衰老的這過程之中,還需承擔(dān)他人的意外和不幸。
在一次聚會上,皓宇的朋友給程瀟看他的近照。那是一張憔悴的臉,即熟悉又陌生。朋友說皓宇整個精神狀態(tài)都變了,越來越無精打采,眼神像失去光澤的珍珠。
皓宇去年加過我微信,但我沒有通過。
為什么不通過?我想過他加我的各種理由,但最后我沒有勇氣了。程瀟低下頭,聽了一會兒又繼續(xù)說,我其實很心軟,但老是會說出一些絕情的話。你知道我當(dāng)時很任性,還沒等別人反應(yīng)過來就直接拉進黑名單。
你這個習(xí)慣很幼稚。
我知道的,但我不會改。為什么要改?
嘉儷能預(yù)料到程瀟的答復(fù)。
她想起當(dāng)初程瀟拉黑的原因,是與皓宇失去聯(lián)系半日后,兩人從爭吵到不歡收場。皓宇遇到棘手的問題,他選擇失聯(lián)然后埋頭處理。而程瀟無法理解這樣的方式。隱約記得程瀟說當(dāng)日一早,皓宇因走錯考場而著急得一直給程瀟打電話,同日中的兩種情形鮮明對比,那時年輕又任性的程瀟自然不會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
我也是后來才慢慢想明白一些事情。程瀟說自己那時很強勢,完全忽略了他人的付出。人有時要將自己看輕一點,這樣才不會錯失身邊的美好。皓宇其實為我身邊的朋友也做了很多。他在工作上會想到我的朋友,也會給我身邊的朋友送去禮物。那時我不會想那么多,直到年長幾歲,才懂得其中自有真意。
我們都要懷著感恩之心去看待過去。嘉儷說現(xiàn)在很感謝田豐,感謝與他在一起的七年。雖然他只把我當(dāng)成玩物,但我對他的感情是真的,我也相信他也有過真心。
無論愛的人或是被愛的人,在幸福的同時必然要承攬痛苦,這是愛的法則。人生亦是如此。
田豐在老婆懷二胎時,去找了我和他在一起前的女人。她把一些親密的照片傳至網(wǎng)絡(luò),她以為的幸福在我看來十分可笑。而且我現(xiàn)在非常同情他老婆,她才是世上最可憐的女人,全然不知自己的枕邊人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程瀟說這是他們的宿命,曾經(jīng)你也參與其中。然后將視線轉(zhuǎn)至窗外。兩人短暫的停止交流,這是現(xiàn)代社會相處的必要規(guī)則。
嘉儷曾在與田豐的數(shù)次糾纏中,逐漸迷失了方向。
程瀟喝了口熱巧克力,然后繼續(xù)說。今年夏天我才知道我誤會了他很多事情,亦是從那時開始,我感覺自己心里很混亂。
其實,我們當(dāng)初都沒想過會就這么結(jié)束我們的友情。
連一聲“再見”都沒說過。
有遺憾嗎?
人生本就是由各種遺憾組成。
非常贊同。并且所有遺憾到最后會變成牽制你的枷鎖。
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總是去復(fù)制從前做過的事。后來我頓悟,為什么要用當(dāng)下去祭奠過去?這不是一種回顧,而是一種無理的執(zhí)著。同樣的地方可以有不同的相片,可以有一種全新的境遇。
與皓宇有關(guān)的事情嗎?
不只是他,是我各個不同的階段。
我當(dāng)時要是能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就好了。
“可是人生沒有如果啊。”嘉儷問程瀟還記不記得以前說的話。
當(dāng)然記得。我更喜歡另外一句——“時間并不能融化所有的傷口,因為時間本身就是個傷口?!?/p>
我就是選擇直面?zhèn)?,痛到谷底后自然會反彈。?dāng)然父母的陪伴才是最大功勞。因為他們無條件的愛,填補了我的所有傷口。所以我想說在父母面前,田豐什么都不算。當(dāng)我放下了他,困住我的牢籠就被瓦解冰消。
的確沒有什么比父母更重要。程瀟說。
我們都要好好愛他們。
你怎么一個人來歐洲?程瀟問嘉儷。
因為沒有來過。以前和田豐說過要來,你也知道最后事情的走向。嘉儷聳聳肩,繼續(xù)說,這次我自己一個人來,其實感覺更好。跟著團,什么都不用管。一個人帶著當(dāng)初兩個人的約定,這是時過境遷的禮物,也是屬于我自己人生的回憶。
我也這樣想。人生很多事情都是由自己一個人完成。我今年做了很多事,好比你去讀書去學(xué)陶藝,無論皓宇還是其他人,他們也只能在旁邊看著你。
我下次做一只月亮罐送給你。
嘉儷有些擔(dān)心,表示現(xiàn)在的審美還沒有達到那樣的層次。
不要緊。用它來埋藏你過去的秘密。
我一直都想問你,嘉儷同時拿起《在夢的旁邊》,這里面兩個不同的版本,你更喜歡哪一個。
其實很難回答。程瀟捋了捋頭發(fā),然后低下頭?!耙蚬笔窃?年前真實存在的故事,它不是一個美好的結(jié)局,卻又是“如是篇”一切美好的基礎(chǔ)。但后者寫作的時間同樣處在和皓宇產(chǎn)生誤會之后,它和后來我與皓宇重逢后發(fā)生的事情,相比起來又有所缺憾。一篇是現(xiàn)實中的在夢的旁邊,一篇是意識中的在夢的旁邊。我這樣說你會明白吧。
嘉儷猶豫了一下,就像當(dāng)時田豐讓我痛苦得自殺,我恨不得他快點死掉,于是你就在“如是篇”中幫我完成了夢想。
是的。它就是“因果篇”的延展。一個是現(xiàn)實中破碎的夢;一個是想象中完滿的夢。只是我們四個人最后都沒能走進去。
不過世事本就是一場大夢。夢來了又去。程瀟又補充說。
我們要好好感謝他們的出現(xiàn),我想這就是人生的必修課。
程瀟嗯了一聲。我們在每層樓溜達一下吧。程瀟示意。嘉儷隨即把書收進包里,然后起身跟程瀟向外走去。
嘉儷說這間百貨店真的好多人。扶梯上擠滿了下行的乘客。
不僅是這間,是每一間都如此。什么人都有,所以你小心一點。
我計劃這周六去冰島。嘉儷頓了一下,問跟誰去?
就我自己。像你這次來巴黎一樣。
又要去裸奔?
不會。我現(xiàn)在覺得有些事做過一次就夠了。我這次要去看以前沒去成的飛機殘骸,倒是會途經(jīng)十年前裸奔的維克黑沙灘,那里同樣屬于冰島南岸的黃金線路。
我知道飛機殘骸,但已想不起是在哪里看過圖片。那個環(huán)境很像另一個星球,而飛機就是被擊落的宇宙飛船。
程瀟推開百貨店的大門。凜風(fēng)不僅將兩人頭發(fā)吹亂,往事好像也被吹散。愛是個永恒不變的命題。它或許不會給出答案,卻讓你有往下解題的魔力。
嘉儷說巴黎真的好冷,但心里卻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