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葉嘉瑩先生
劉慶霖
生如歌后逝如歌,百歲人生出彩多。
假若詩詞為大海,迦陵自是一條河。
悼葉嘉瑩先生
李少君
獻壽先生高榻側,精神閃耀證于今。
繁花寄韻靈犀意,我輩誓承詩史心。
敬挽葉嘉瑩先生
凌澤欣(重慶)
鑄史吟壇鼎鼎名,深深哀悼葉先生。
執鞭乘鶴重霄去,奪席談經一事成。
百壽人間今有憾,五車書駕昨難行。
小荷曾為詩擎傘,桃李無言泣不聲。
悼葉嘉瑩先生
江 嵐
靈羽徘徊,終駕香風歸佛國,
妙音宛轉,長留大愛滿人間。
悼葉嘉瑩先生三絕句 其一
楊逸明
聲名遠播女師儒,能為詩詞振臂呼。
百歲傳奇終句號,古人來者兩應無。
其 二
曾向恭親王府見,頻于媒體電臺聞。
倘然海外飄零死,天下誰人更識君。
其 三
為詩傳教獲成功,多少騷人仰慕中。
畢竟主流圈子好,迦陵園里滿東風。
悼葉嘉瑩老人
李樹喜
文壇誰有百年期!莊子哭之復賀之。
盛世塵霾多障眼,天堂隨性播詩詞。
鷓鴣天悼葉嘉瑩先生即次其“生計何須”韻
熊盛元
嫩葉都憑妙指裁,階前凝立苦追懷。彌天霧塞心休瘁,滿地霜橫菊尚開。
當牖泣,盼春來。悄無一語對空齋。幽蘭九畹清香繞,盡是先生手自栽。
(注)1990年,我首次聽葉嘉瑩先生講稼軒詞,時在上饒。其年輕時所作《鷓鴣天》詞云:“生計何須費剪裁,當春獨是舊情懷。心同古井波難起,愁似輕陰郁不開。 花謝去,燕歸來,一瓶春酒醉空齋。兩當詩句獨能記,會買白楊遍地栽。”網絡流傳版本,“齋”誤作“齊”,“兩當”誤為“雨當”,實則其結拍乃化用黃仲則《兩當軒集》中《都門秋思》“寒甚更無修竹倚,愁多思買白楊栽”之名句也。
鷓鴣天·憶聆聽大先生葉嘉瑩授課
李建春
常憶先生授課聲,和風細雨潤心靈。
詩詞漫解情懷溢,典故時添趣味橫。
言懇切,語溫馨,猶如長輩話叮嚀。
音容宛在人難見,唯剩清名伴我行。
悼葉嘉瑩先生
盧冷夫
高情難狀妙迦陵,詩里長燃一盞燈。
今夜門前多雨雪,與風共憶大先生。
悼葉嘉瑩先生
丁 欣
酒拼沉醉,花看飄零,都門當日清吟在;
此景猶存,斯心何寄,舊照今宵遺韻長。
挽葉嘉瑩先生
姚泉名
海外鴻歸,中西合璧,知人而論道,燃燭教壇,薪盡火傳,百年便作萬年計;
津門鶴去,南北同悲,瞻像兮撫書,舉頭詩界,秋深春淺,老鳳清于雛鳳聲。
悼葉嘉瑩先生
田學臣
久仰吟壇秀,傾心誦遠方。
從容傳古典,慷慨譜華章。
莫問君何處,空留天地香。
精神存不朽,我輩敢擔當。
葉嘉瑩先生祭
南東求
故國歸來萬水長,一生吟海導詩航。
清荷不改凌霜骨,唯饋人間萬卷香。
悼葉嘉瑩先生
歐陽青
嘉篇有坤乾,瑩繞唐宋元。
先夏雎鳩語,輩耀星辰月。
永傳國粹幸,恒寄翰章源。
千煉多佳句,古今縱闊談。
悼葉嘉瑩先生去世
雷海基
驚聞駕鶴赴仙臺,地慟天悲淚下來。
悼念大師哭聲里,不知多少好文才。
悼葉嘉瑩先生
張明新(山東)
身前身后兩瑤臺,百歲詩花千載開。
畢竟神州最神圣,不然海外不歸來。
悼葉嘉瑩先生聯
張明新(山東)
百歲詩花千歲葉;
一重鳳燭九重光。
浣溪沙·悼葉嘉瑩先生
張金英
合是珍存君子名,君心底色夢尤清。清懷為有月盈盈。
故里曾經彰玉骨,他鄉不礙播詩情。而今詩雨送先生。
致敬葉嘉瑩先生
張金英
道是荷田碧水生,詩心凈植也亭亭。
美人歲月長相守,夢里蒹葭依舊青。
悼葉嘉瑩先生
宋善嶺(江蘇)
百年才氣最縱橫,九域詩壇有大名。
聞別蒼天也流淚,徹宵未斷滴檐聲。
有感于葉嘉瑩先生名句“入世己拼愁似海,逃禪不借隱為名“
吳長齡
嘉猷逸世凈于蓮,瑩魄環懸朗大千。
十有一分能慧我,無須歸隱也稱禪。
送別葉嘉瑩先生(通韻)
郭順敏
驚聞駕鶴隱蒼茫,一夜人間雪覆霜。
掬月情懷應不朽,先生去后少詩香。
致敬葉嘉瑩先生(新韻)
郭順敏
欲織彩錦效天孫,故土相招系漢魂。
入夏清吟涼勝雪,連秋早課日同溫。
不覺桃李植三徑,但見云竹起萬根。
我有詩心唯一捧,也期抱月立程門。
〔商調·望遠行〕痛悼葉嘉瑩先生(新韻)
郭順敏
隕落蒼穹一顆星,大先生,去遠行。蓮實有憶已成冰,空剩了叨叨令,叨叨令。山河喚、不停,人心苦、莫名,天飄細雨送迦陵。知小荷、不再相逢,淚珠兒又把詩心敲痛!
悼念葉嘉瑩先生
陳素梅
葉落人間百歲秋,嘉言永駐墨中流。
瑩心不滅傳千古,先輩經綸后世謳。
悼葉嘉瑩先生
何陽義
寒風凜冽襲津城,老樹枝高有落英。
天下詩人同一哭,放吟來祭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