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炫武陵風 非遺渝東南丨非遺“視”界觀黔江②:大山里的鹽客調,唱盡人生百味
2024-12-03 14:00:00 來源:重慶文藝網

核心提示
武陵山區(渝東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涵蓋黔江區、武隆區、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彭水縣,歷史底蘊深厚,文化遺產在傳承與創新中熠熠生輝。
即日起,第1眼TV-華龍網推出“最炫武陵風 非遺渝東南——武陵山區(渝東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成果巡禮”系列主題宣傳,以此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高質量發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本期讓我們走進“鹽客調”,感受黔江非遺的魅力。
聽一曲鹽客調,走一段古鹽道。
在重慶市黔江區沙壩鎮萬慶村村口,清澈見底的小河蜿蜒流淌,綿延數十公里,一條曲折蜿蜒的古棧道,靜靜地盤在峽谷之內。作為舊時鹽工勞作時的一種喊歌形式,鹽客調就在這條萬慶峽谷古鹽道里應運而生。
鹽客調多為即興創作,在口耳相傳過程中不斷豐富。曲調時而高亢,時而低沉,音調配合行走氣息而各不相同,可分上坡調、平路調、歇息調等。一般為七言四句,也不乏句式散漫、頗有苗歌遺風的古風式民歌。有情歌、風趣歌、頌古歌、勸世歌等類型,歌詞內容涉及民俗文化、民間傳說以及鹽客的生活形態和思想情感,包含著不少已漸消亡的原生態文化信息,是獨具一格的民間音樂藝術。
如今,鹽客調已被列入黔江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伴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作為觀賞性節目,又一次在萬慶村的大山里“響”起來了。
文案:王景行 徐云卿
攝制:胡珂瑞
審核:曹嘉智 徐思思
策劃:張春霞 李天春
出品:第1眼TV-華龍網 重慶文藝網
鳴謝:黔江區文化生態保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