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徐云卿)戲曲舞臺上,“英雄救美”的故事屢見不鮮,但反過來,俠女救書生的故事也同樣精彩。
1月13日晚,作為紀念厲慧敏先生誕辰100周年專場演出之一,京劇《十三妹》在重慶群星劇院上演,身背刀弓、英姿颯爽、俠肝義膽的紅衣女俠“十三妹”何玉鳳,給在場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京劇《十三妹》取材于清末小說《兒女英雄傳》,是素有戲曲“通天教主”之稱的王瑤卿先生的代表作。原重慶市京劇團(現重慶京劇院)團長厲慧敏以王瑤卿的路子為基礎,又融合了自己的領悟和表演特點,強化了俠女何玉鳳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仗義抒懷的形象特點,使其成為厲家班的保留劇目之一。
大幕揭開,一個蕩氣回腸的俠女故事再現舞臺:“十三妹”何玉鳳本是軍官之女,其父因拒絕奸臣紀獻堂的提親,被紀獻堂陷害入獄致死。何玉鳳流落江湖,苦練武藝,伺機復仇。偶然遇見攜重金往淮陽救父的書生安驥,暗中保護,又跟隨他到能仁寺,殺了一干惡僧,救出了安驥和同樣落難的張金鳳一家人,并撮合了安驥和張金鳳的姻緣。

作為這出戲的“靈魂人物”,何玉鳳一出場便讓人眼前一亮:一身紅色短打裝扮干凈利落,背弓背刀,身段輕巧婀娜、行云流水,念白抑揚頓挫、爽脆酣暢,舉手投足之間,盡顯俠女風范。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也看到了何玉鳳的更多面——對落難書生安驥,她是“只為一點慈悲心”便一路暗中跟隨;對同遭劫難的張金鳳,她唱道“聽一言頓使我心生憐憫”……何玉鳳不僅武功高強,更是俠情與柔情并存,既有女俠的豪爽灑脫,也有少女的活潑可愛。
在本次演出中,年輕演員畢藝琳、章乃方,與厲慧敏學生、重慶京劇院副院長、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周利分別出演上下折《悅來店》《能仁寺》,共同飾演何玉鳳。

“我跟厲慧敏先生學習的第一出戲就是《悅來店》,她當時告訴我,京白要念得嘎嘣脆,讓最后一排的觀眾都能聽清楚。”周利介紹,《十三妹》已10余年未曾排演,為紀念厲慧敏先生百年誕辰,重慶京劇院復排此劇,并由自己以“傳幫帶”的形式傳授給兩位年輕演員。

大段的念白、繁復的動作,這出要求文武兼備、唱念俱佳的戲,對年輕演員畢藝琳和章乃方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二人在周利的悉心指導下,各自有了提升與突破:主工花旦的畢藝琳,這次演起俠女來也頗有氣勢,英氣十足;主工武旦的章乃方,唱起大段京白也是游刃有余,清脆悅耳。

“先生為我說戲的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我想把她教給我的東西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下一代。我想這樣的紀念和傳承形式更能體現對先生藝術的根植和延續,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應盡的責任。我們將堅持守正創新,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做出積極努力。”周利飽含深情地說道。

據了解,1月14日晚,紀念厲慧敏先生誕辰100周年專場演出還將繼續在重慶群星劇院上演,周利帶來厲慧敏先生親授劇目《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感興趣的市民朋友可購票前往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