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陳發源)春風和煦,微風輕撫,這個三月充滿著藝術的味道,藝術之風吹進了山城的大街小巷,也吹進了校園。3月6日,由中共重慶市委社會工作部、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渝藝同行 志愿強基”重慶市文藝助力基層精神文明建設行動走進巴南育才實驗中學,我市文藝志愿者們用一個個精彩的文藝節目點燃校園,為師生們帶來一場難忘的文藝演出。

3月5日是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此次文藝活動是重慶文藝志愿者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用“文藝志愿服務進校園”的形式,向青少年宣傳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推新時代文化強市建設,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六講”志愿服務活動走深走實。


當天的文藝演出在重慶市打擊樂協會帶來的打擊樂組合曲目《Sing, Sing, Sing》中拉開帷幕,激昂歡快的爵士樂瞬間點燃了活動現場。隨后,川劇《變臉》上演,藝術家每一次的臉譜變化,都會贏得學生們的歡呼聲和吶喊聲;四川評書《江姐上船》聲情并茂,將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娓娓道來;男生獨唱《麻辣燙》熱情奔放,唱出了重慶人的豪爽與熱情;表演唱《龍門陣起坨坨》幽默詼諧,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山歌《嬌阿依》悠揚婉轉,仿佛將人帶到了青山綠水間;魔術《魔術神彩》神奇莫測,令人嘆為觀止;雜技《歡樂秀》驚險刺激,扣人心弦。

整場演出在歌舞《春風十萬里》中落下帷幕,一個個精彩的節目輪番上演,現場掌聲、歡呼聲不斷,整個校園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學生們起立鼓掌,為文藝家們的精彩表演致以最誠摯的敬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除了精彩的文藝演出外,校園內還設置了豐富多元的藝術集市,糖畫、吹糖人、剪紙、棕編、木葉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絕活,吸引了眾多師生駐足觀看和體驗。

“老師,這個糖人是怎么吹出來的呀?”“這個樹葉畫好美,我能試試嗎?”同學們圍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身邊,好奇地詢問著,爭先恐后地體驗著。在傳承人的指導下,學生們靈巧地擺弄著手中的糖稀,變出了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剪紙桌前,一張張紅紙在同學們手中變成了精美的圖案……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吹糖人,感覺特別神奇!”初一(10)班張芮萱同學興奮地說,“看著老師傅用糖稀吹出各種造型,感覺特別厲害,我自己也嘗試了一下,雖然吹得不太好,但是特別有趣。”
初三(10)班盧美諭同學分享道,“我覺得非遺特別有魅力,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通過這次活動,我學到了很多關于非遺的知識,也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機會參與這些活動。”

在樹葉畫體驗區也有著許多的學生參與體驗,同學拿著刻片用牙刷在樹葉上進行制作,不一會一幅圖案便在樹葉上呈現出來。初一(10)班雷子泫手里拿著糖畫高興地說:“太開心了,今天收獲滿滿,不僅吹了糖人,還品嘗了糖畫,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了樹葉畫,真的太好玩了。”
“重慶樹葉制作技藝”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明貴在現場向學生介紹樹葉畫的知識。他介紹道,重慶樹葉制作技藝,是傳統腐蝕技術的“活化石”,不使用任何化工材料和腐蝕材料,通過采摘新鮮有形的野生闊葉,通過選材、清洗、水泡、沖洗、漂白等工藝流程完成,制作的樹葉工藝品可以成為獨立的裝飾品和藝術品,具有收藏價值。

重慶市文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重慶市文藝助力基層精神文明建設行動”走進校園,不僅為師生們帶來了歡樂,更播撒下了藝術的種子,讓藝術在校園生根發芽,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年輕的學子們將成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