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劉祝)春風送暖,翰墨飄香。近日,由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重慶市璧山區教育委員會、重慶市璧山區教師進修學校承辦的重慶市2025年春季中小學書法教研工作會暨書法進校園活動在璧山區城北小學校舉行。


開幕式上,璧山區教委二級巡視員周厚強指出,書法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民族精神,開展中小學書法教育,不僅是對書寫技藝的傳授,更是對文化傳承的擔當。他肯定了各學校在書法教育領域的努力與成績,并鼓勵大家在未來持續探索創新,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書法教育資源,讓書法教育惠及每一位學子。


璧山區城北小學書記、校長彭同春進行了精彩的書法特色介紹。該校致力于打造獨特的書法教育體系,從課程設置到師資培養,從校園文化營造到書法活動開展,形成了一套成熟且富有成效的模式。通過展示學生的書法作品和分享教學案例,充分展現了學校在書法教育方面的顯著成果,為其他學校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所副所長張詠梅強調了書法教育在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性。她表示,書法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的耐心、專注力以及審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希望各區縣教育教研機構和學校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抓住機遇,堅定信心,積極推進我市學校特色教育工作,為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特色新格局和塑造重慶書法教育品牌做出更大貢獻。

重慶市教委體衛藝處處長程翔宇肯定了書法教育在學校美育工作中的關鍵地位,他強調,要將書法教育融入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中。并希望大家通過參觀學習增進交流,取長補短,攜手并進,助推我市書法教育再上新臺階,展現我市美育新氣象。
教研會通過“名師示范·書法技能靶向提升”“標準賦能·評價量表全域推廣”“成果凝練·科研申報實戰指導”三大研修模塊,精準破解教學實踐難題。

在書法技能培訓環節,書法名家從基礎筆法、字體結構到篇章布局,進行了細致入微的示范與講解。老師們全神貫注,跟隨指導認真練習,在實踐中提升書法技能,感受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


在評價量表解析環節,重慶市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傅剛、重慶市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梅文江、重慶市璧山區書法教研員劉祝分別從書法技法課、書法創作課、書法欣賞課不同的課型,圍繞“為什么教與學”“教什么與學什么”“怎么教與學”“教學效果”四個指標導向,結合課例深入剖析了書法教學評價量表的構成與應用,詳細解讀各項評價指標,幫助教師們理解如何通過科學的評價體系,準確衡量學生的書法學習成果,為教學改進提供依據,從而實現教學相長。

同時,重慶市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李常明帶來了《基于國家教學成果獎的教學研究》專題講座,分享了成功申報教學成果獎的經驗,并從教學成果獎的內涵、價值,到申報要點、評審標準,為大家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解讀,讓在座教師對教學成果獎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理解,為有志于在書法教學成果方面取得突破的教師提供了全面指導,激發了教師們積極探索、總結經驗的熱情。

最后,重慶市教科院教研員吳啟菊從五度聚力、多維協同、助推中小學書法教育發展三個角度,回顧了2024年秋期工作,并就本期的主要活動、特色教育工作、資源建設的思考與研究作了具體的安排。

此次教研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有專業技能的提升培訓,又有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分享交流。參會教師紛紛表示,通過此次教研會,拓寬了教學視野,明確了教學方向,收獲頗豐。未來,重慶市中小學書法教育將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斷創新發展,讓墨香飄滿校園,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