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曾紹侖 白樺)3月7日下午,重慶南岸區作協召開2024年工作總結暨2025年工作部署會,重慶市作協散文創委會副主任、南岸區文聯主席趙瑜,南岸區文聯副主席、區作協主席楊金幫,南岸區作協常務副主席陳猷華,區作協副主席曾紹侖、林克于、吳丹及區作協秘書長周永素,常務副秘書長李秀玲,副秘書長陳朝輝、白樺、樊開源、楊駿、李開玉、李猜等近70名作協會員到場參加。
市作協名譽主席黃濟人,名譽副主席王雨,重慶晚報原副總編、重慶經濟報原總編、市新聞媒體作家協會名譽主席許大立,重慶新詩學會會長、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協常務副主席胡萬俊,原重慶日報高級編輯蔣春光,重慶都市報集團文化副刊主管、重慶新詩學會副秘書長、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協副秘書長陳廣慶,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協秘書長、上游新聞文化頻道負責人陳泰湧,沙坪壩區作協副主席羅曉紅,印象重慶網總編許江濤,南岸區民營經濟協會會長陳大遠,重慶民營經濟協會副會長、重科優品公司董事長、重慶營養師協會理事長陳慧能等嘉賓受邀出席年會。陳猷華主持年會。
會上,楊金幫對2024年南岸區作協工作進行了總結。一是緊緊依靠市作協和區委宣傳部、區文聯的領導力,積極開展工作。如南岸區文聯主辦、作協承辦的《南山風》參加市作協評刊活動,會員作品參加市、區級作品扶持,部分會員參加重慶文學院作家班培訓。市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何浩陪同中國作協領導到南岸作考察,市作協散文創委會主任吳景婭也來到南岸講課。據不完全統計,南岸作協會員在市級媒體發稿數量排列靠前。
二是建立區作協旗下各創委會,各創委會都有一批領隊及核心創作團隊。公眾號“黃桷小屋”“鹿鳴南山”“南山詩歌”各具特色,“人間故事會”故事感人。公眾號“南岸作家”正緊鑼密鼓地籌辦中。
三是深入街鎮、企業、學校,為基層服務。區作協近兩年來走遍南岸各街鎮,前往各地采風,參與區圖書館巴掌書寫作活動,舉辦了一系列會員作品研討會。
四是開拓文學創作新領域。率先與百歲時代合作制作作家談文學人生系列視頻, 26名南岸作家參與活動,隨后其他部分區縣作協也參與進來,影響廣泛。南岸區作協還與區民營經濟協會合作采風并醞釀出書,與重慶文學院成功聯辦類型小說研討會等。
楊金幫表示,2025年南岸區作協要學習創新,推進文學創作工作,更上一層樓,激勵會員拓寬視野,提高寫作水平,勤寫稿、寫好稿、推精品。要繼續搞好文學創作采風活動,搞好作品研討會、作品分享會,及作品交流及征文活動,搞好文學沙龍活動。
會上,陳猷華宣讀了南岸區作協2024年度優秀作品與優秀會員表彰名單。
趙瑜《春到南山》、晏菁《郵票里的舊時光》、田亞非《魔法城堡之大人世界》、程華《每寸時光都彌足珍貴,哪怕浸透了風雨和淚滴——許大立散文集<最是那時光>心靈圖解》、李秀玲《父親為我種下薔薇園》、胡雁冰《一位漆畫家和他的巴人漆藝》、陽德鴻《月臺上》入選2024年度優秀作品。
吳丹、蘭世秋、廖偉、陳猷華、周永素、潘云國、王學友、 馮平、鄒世平、劉學錦、白樺、曾紹侖、毛宇劍入選優秀會員。
會上,區作協各創委會主仼匯報了2024工作小結及2025年工作部署。
詩歌創委會主任馮平表示,2024年南山詩社成果斐然,不僅舉行了南山詩社成立暨《南山詩歌》分享會,還開辦了《南山詩歌》公眾號及內部刊物《南山詩歌》;舉辦中秋詩會,反響熱烈;文學志愿服務進校園活動成效顯著。2025年,詩歌創委會還將參與到南岸區詩詞創作基地的授牌儀式,并與有關學校共同舉辦詩詞大會。
散文創委會主任周永素說,2024年7月區作協散文創委會正式成立。7月,開展了“紫韻沁芳·吳小平葡萄園采風”暨觀賞魚分享活動,美文作品豐富,一批散文作品在市、區級媒體發表。11月,組織南岸作家到南川山王坪生態公園及南川東街寫作采風,多篇美文在媒體上發表。還承辦了南山大講堂活動《吳景婭講座·散文創作的大敵——同質化》,聆聽了散文名家吳景婭的精彩講座,讓南岸作家受益匪淺。
小說創委會主任陽德鴻說,南岸區作協小說創委會成立以來,首先是發掘人才,充實團隊,集合一批有經驗、有水平、有作品的小說創作者加入,成為骨干力量;其次是建好平臺,抓好創作,為小說創作者提供更多學習、交流、發表、出版的機會;其三是組織一些上規模、上檔次的活動,如重慶東站采風活動,專題小說影響廣泛;最后,嘗試原創文本影視化。
紀實文學創委會主任潘云國匯報道,紀實文學創委會一是抓創作,促繁榮,文學創作成果顯著。黃桷小屋公眾號每周刊發文學作品一至二期,創作散文、小說、紀實文學、詩歌等體裁文章400多篇。在創作過程中,各位作者嚴格要求,把好質量關,作品閱讀量高,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和好評,并在多個平臺轉載。二是抓發展、納人才,文學創作隊伍逐步壯大。黃桷文學社成立5年來,現擁有100余名作者。三是抓學習,守規矩,嚴守宣傳紀律。四是抓品牌、展形象,黃桷文學社開展了第五次征文活動,先后收到征文100多篇。同時還成立了《走進南山》編委會,有57篇精品文章入書。
少兒文學創委會主任三月風匯報,一是本年度緊密結合時代特點,充分發揮少創會的主陣地“鹿鳴南山”公眾號的作用。二是和名家面對面,讓作家和學生交流文學創作。三是開展“文學進校園”活動,聯系南岸區大佛段小學,在該校建立了創作基地。四是給學生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推薦部分優秀作品到紙媒上發表,去年一共推薦并發表了200余篇。五是充實壯大人才隊伍。
陳朝輝介紹了南岸區作協公眾號籌備工作情況,公眾號名稱為“南岸文學”,目標是立足南岸區作協與廣大作家,刊發會員作品,展示協會動態,并與市內各區縣作協交流互動。
嘉賓陳慧能、陳大遠發言,表示民營經濟協會愿為南岸區文學事業出力獻策,歡迎作家們多書寫民營企業家的故事。
嘉賓王雨、許大立先后在會上致賀詞。許大立的賀詞充滿了詩意和激情:“長江之畔,南山之麓,文脈綿長,才情激蕩。過去一年,南岸作家以筆為舟,以墨為帆,在時代浪潮中書寫人間萬象,用文字點亮城市的文化星空。無論是深耕本土的厚重敘事,還是探索創新的先鋒筆觸,皆彰顯了南岸文學的溫度與力量。”
“南岸于我而言是個關系密切、且故事很多的好地方。”嘉賓黃濟人在講話中表示,“南岸是文學的富礦,南岸作家有義務去挖掘這個富礦。南岸作家群是重慶作家不可或缺的方陣,南岸作家應該在書寫南岸、書寫重慶、書寫新時代的過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學才華。”
“南岸自古風光旖旎、鐘靈毓秀,人文景觀畢集、歷史文化燦爛。今天,南岸區作協舉行年會,是我們南岸文壇的一件文學盛事。”趙瑜寄語道,希望南岸作家以此為契機,多學習,多創作,為南岸的文藝工作助力爭優,共同推動南岸區文藝事業不斷發展,為現代化新南岸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