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陳發源)3月17日上午,重慶本土題材電影劇本《棒棒英雄》研討分享會在南岸區花園路街道舉行,來自我市影視行業專家、南岸區文聯有關領導、影片主創團隊等參與交流。
據了解,重慶本土題材電影劇本《棒棒英雄》以重慶獨有的職業“棒棒”為主角,根據1949年重慶解放的一段真實歷史創作,以小人物講述歷史大事件,是一部獨具地域特色的“渝字號”精品力作。

在研討分享會上,影片編劇陳俊良對劇本內容做了介紹,表示這是一部“平民好漢列傳,地域傳奇故事”,講述了重慶解放前棒棒老馬在挑貨途中撿到一名嬰兒,意外卷入國民黨撤離重慶前炸毀兵工廠的行動,在戰火紛飛的時代下,一介草根凡夫成長為保衛家園的超級英雄的故事。
影片的另一名主創、八一電影制片廠導演沈東通過視頻表示,電影劇本《棒棒英雄》題材巧妙,以重慶獨有的棒棒為主角,將故事融入重慶解放前夕的大時代背景,驚心動魄,蕩氣回腸。沈東導演非常樂意與編劇共同努力,將這部作品早日搬上大銀幕,創作出一部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時代精神,兼具商業性、藝術性、思想性的作品。
重慶市作家協會原副主席王雨表示,該作品以小切口,講述了歷史大事件,取材巧妙,文字語言具有強烈的電影感,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劇本佳作。
重慶市作家協會原副主席、曾寫出經典電視劇《山城棒棒軍》的國家一級編劇、教授王逸虹認為,《棒棒英雄》是一部“非常重慶”的電影劇本,畫面感、代入感極強,年輕的編劇具有非常扎實的功底。王逸虹指出,戲劇人物的命運要始終潛伏著危機,從主人公出場開始解決了一個危機,便埋下另一個危機,這是吸引觀眾牢牢看下去的敘事法寶。危機的設置要符合人物的性格邏輯和生活邏輯,符合性格邏輯,人物才有性格光彩,符合生活邏輯,觀眾才會覺得真實,在《棒棒英雄》這部劇本中,這些都得到了不俗的展現。
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協名譽主席許大立指出,該作品是一個年代戲,需要查閱大量的歷史資料夯實歷史氛圍細節,比如“棒棒”這個職業與稱號至重慶開埠以來便有,但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人們更多地稱其為“扁擔”。許大立還對年輕創作者在電影立項上提供了一些建議,幫助這部影片更早地面世。
江北區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鄭維山對這部作品表達了贊賞,他認為這部作品展現了重慶解放的歷史與重慶地域特色,揭示了重慶普通人的性格特征,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內涵。他建議主創們整合重慶的多方力量,打造一部具有高辨識度的重慶品牌電影。
南岸區作家協會主席楊金幫認為,這部作品小切口、大題材,情節非常抓人,具有強烈的地域特征與地方特色,非常期待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部作品。
據悉,電影《棒棒英雄》的三位核心主創都是重慶人,導演沈東生于重慶北碚,為國家一級導演,曾獲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執導《太行山上》《喋血孤城》《驚天動地》《建黨偉業》等影片;編劇陳俊良生于重慶南岸,電影專業博士,編劇作品曾獲國家電影局、北京市影協杯等國家級、省部級獎項;制片人池清波生于重慶梁平,參與的多部電影曾入圍意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金雞獎、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國內外多個重量級電影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