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陳發源)在大眾的印象中,美術館往往是以藝術作品為展覽對象,但是你有見過以“雞”為主題的展覽?如今,你在重慶兩江當代美術館就能看到了。
4月3日,由重慶兩江新區文化藝術發展聯合會指導,重慶兩江當代美術館主辦的雞文化科普展——“一只雞的旅行”開幕,展覽匯集了來自全球的40余種珍稀特色雞種,通過科普與藝術結合,為市民提供自然與藝術交融的新體驗,感受生物奇觀與文化創意的雙重魅力。

據悉,重慶兩江當代美術館自2024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開展美術字畫、雕塑品、工藝美術品等文化藝術展覽,以及舉辦美術相關的文化藝術交流等活動。此次雞文化科普展,正是該美術館在豐富展覽內容、拓展展覽形式方面的一次重要嘗試。

此次展覽中亮相的40余種珍稀特色雞種,涵蓋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品種。這些雞種不僅在外貌上各具特色,更在適應性、抗病性等方面表現出色。它們的亮相不僅能讓市民領略到雞種的多樣性,更引發人們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平衡的深刻思考。

展廳內外,觀眾可看到被譽為“雞中蘭博基尼”的美國黑金剛雞,其通體烏黑羽毛泛金屬光澤,單只價值近萬元;身形矯健的德國摩登門雞、體重可以達到10公斤的“巨無霸”美國婆羅門雞;頭上長著形似一頂“帽子”,羽毛黑白相間的波蘭帽子雞,以及尾羽超長的長尾雞等。此外,白桂雞、泰國斗雞、波蘭雞等各國名種同臺爭艷,斑斕的羽毛與獨特體態令人嘆為觀止。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此次展出的很多雞種并非像生活中常見的雞種個頭偏大,有些雞種個頭很小,如日本橫濱的雅酷哈馬雞,元寶雞等。據重慶兩江當代美術館工作人員杜愽介紹,這些雞種大多由于生活習性和品種自帶的遺傳特性所致,這些雞種體型小巧、外貌美觀,十分具有觀賞價值。

此外,展廳內還設置了互動展示區,各種珍稀雞種在精心設計的展區內展示著它們獨特的羽毛、體態和習性。市民不僅可以通過觀察了解這些雞種的外貌特征,還可以通過詳細的解說和互動體驗,深入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以及在全球的分布情況等。

杜愽表示,此次展覽是我們首次將雞引入到美術館,通過這場展覽讓廣大的市民認識除了生活中常見的雞種以外,還有更多的珍稀特色雞種,推廣雞文化,提高公眾對于生物多樣性的認識。

據悉,雞文化科普展——“一只雞的旅行”將展出至4月26日,清明假期期間,市民不妨走進兩江當代美術館近距離參觀,去感受自然與藝術的和諧交融,體驗一場不一樣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