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食”節遇見非遺?九龍坡區青少年手作青團傳承千年味
2025-04-04 19:15:20 來源:重慶文藝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王景行)當艾草清香飄進商場,青團從傳統民俗化身“非遺課堂”,傳統文化在煙火氣中煥發新生。4月4日清明節下午,“節令拾遺 ‘京’妙無比”九龍坡區2025年清明節青少年非遺體驗活動在重慶京東MALL啟動。

圖片 1

本次活動由九龍坡區文化旅游委主辦,重慶巴人博物館、九龍坡區非遺保護中心、重慶京東MALL承辦。

首日活動中,50余名青少年在傳統糕點制作技藝傳承人楊帆的指導下,親手揉捏艾草面團、包裹餡料,將清明“舌尖記憶”轉化為可觸摸的文化傳承。

圖片 2

“作為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清明節向來有吃寒食的習俗,尤其是南方地區,一直有吃青團的習俗?!被顒蝇F場,楊帆邊演示邊講解,為孩子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清明節的來歷、習俗,以及青團在傳統節日中的意義,讓大家對清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圖片 3

只見楊帆將煮熟的艾草與糯米粉以恰到好處的力道反復揉搓——這看似簡單的工序,實則是數十年功力的沉淀。在楊帆的示范下,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動手制作。他們戴上一次性手套,將焯水搗碎的艾草泥與糯米粉混合揉捏,再包入奶酪、巧克力、咖啡等餡料。

圖片 4
圖片 5
圖片 6

制作完成后,青團香氣四溢,孩子們品嘗著勞動成果,也在心中種下傳承傳統文化的種子。10歲的許諾漪捏出兔子造型的青團,開心地說,“我回家也要教爸爸媽媽制作青團!”

圖片 7
圖片 8

九龍坡區非遺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舉辦系列活動,構建常態化的非遺學習體系,為青少年打造沉浸式非遺體驗空間,讓孩子們在趣味互動中了解并愛上傳統文化。

圖片 9

據悉,4月5日、6日下午同一時間,活動主辦方還將推出“少兒創意插花體驗”與“掐絲琺瑯杯墊DIY”活動,感興趣的市民可以通過“重慶巴人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報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