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姓守望 忠孝流芳 “張岳生死異姓”考察論證會在湖南澧縣召開
2025-05-13 14:09:37 來源:重慶文藝網

近日,由岳飛思想研究會指導,張岳研究會主辦的“張岳生死異姓考察論證會”在湖南澧縣桃花灘賓館召開。

大會觀看張岳研究會近年相關工作紀錄片。

數百年張岳生死異姓之謎,是跨越近600年歷史交替, 更是岳氏一門血脈傳承生存與繁衍生息的精忠悲歌。明朝《皇明文衡》進千家姓表卷載:歷漢唐宋元,生齒之盛,華夷之混,又有以部落為姓者,有因功賜姓者,有因過因事因刑改姓者,有避諱、避仇、避難、避嫌、改姓者……不可勝紀。

元朝,岳飛后裔避仇,避難改姓、遷徙歷史斑斑可考。如浙江嘉興岳飛后裔世系,元朝時期,九世岳茂之改姓為“樂”,世代隱居務農為生。這種隱姓埋名的生存策略持續至明萬歷年間(1573-1620),隨著岳元聲、岳和聲、岳駿聲三兄弟相繼進士及第,家族政治地位得以重建,方才恢復祖姓。

岳氏后裔在元清兩朝之際姓氏變更,既包含著對外界的無奈抵抗,也暗含著“留得血脈,隱姓守望”的積極策略。這種特殊的歷史遷徙生息,為研究岳飛后裔變遷的家族文化提供了經典案例。

大會由張岳研究會副會長張尚國主持。

張岳研究會會長張德清向大家介紹了澧縣張岳家族基本情況,匯報了自2022年以來修家譜、建祖塋、破解姓氏之謎的艱辛歷程。他深有感觸地說,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張岳研究會秘書長張子龍向大會匯報近年工作情況。

岳飛思想研究會會長、岳飛思想研究會聯盟理事長岳朝軍說,張岳家族600年前從江西一路走到了這里,600年來一直隱姓守望、忠孝流芳,600年后大家又齊聚在這里,這是人類家族遷徙史上的一個傳奇。

岳朝軍充分肯定了張岳生死異姓研究成果:一是用一年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續修族譜工作,解決了張岳家族一百零一年未修譜的問題;二是完成了祖塋遷建;三是破解了張岳生死異姓之謎。

岳飛思想研究會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岳湛說,“張岳生死異姓”,這是中華區域文明進程的縮影,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重要例證。張岳文化,體現了在歷史滾滾車輪的進程中,岳氏后裔忠孝精神和家風家教的傳承。

岳湛建議在現有的資源基礎上,申請注冊成立常德市張岳文化研究會或類似社團組織、研究機構。利用現有載體,逐步完善,豐富文史館展陳資料和相關文獻,逐步成立張岳文史館(家史館),面向族人和社會開放。面向社會,積極開展岳飛文化進校園等公益活動,吸收更多非張岳氏人員關注岳飛文化。

南昌大學歷史人文學院副院長、岳飛思想研究會歷史顧問王德保以“文韜武略的曠世奇才”為題,為與會人員講述了岳飛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

會上,岳研會副會長、赤峰市岳研會會長岳國軍,九澧賀氏理事長、江西省譜牒研究會張世凡等人宣讀了賀信。岳研會副會長、合肥市岳研會會長岳輔金,岳研會副會長、東營市岳研會會長岳建民,江西省岳研會執行會長岳喜堅,澧縣原政協主席賀家斌,安徽渦陽岳飛后裔??姓代表岳興才,《中華岳氏統譜》續編主編岳喜高,岳飛網主編岳增省,岳研會石門分會顧問岳志泉等人致辭。

來自四川成都的岳研會副秘書長岳炳澤、江西岳研會副會長岳廷峰、岳冬保、湖南石門岳研會會長岳子云先后發表講話,都表示了對張岳研究工作的肯定并提出了重要建議。

會議認為,張岳研究成果既有實地考察,又有《中華岳氏統譜》支持,更有碑文實證,形成了閉環式鏈條,是可信的。

岳研總會贈送書法家岳佐泉題寫的墨寶 
岳飛思想研究會為張岳研究會捐贈禮金
江西岳研會岳喜堅、岳廷峰贈送“盡忠報國”匾額。
合肥岳研會贈送《精忠魂》書籍
岳建民贈送全套《岳飛家史考》
岳朝軍代表總會特別贈送明清時期岳飛文武畫像復刻版及宜興原礦岳飛紫砂像

最后,岳飛思想研究會的領導與張岳研究會互贈禮品。會議在莊重祥和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全體與會人員合影留念

(文圖/岳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