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名家張珍容 創意牡丹放異彩
2025-05-17 21:18:45 來源:重慶文藝網

重慶書畫藝術家張珍容,可謂德藝雙馨。她40年來以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對書畫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無疑做了一個最好的表率。

“牡丹花開故鄉春——張珍容國畫作品巡展”先后在長壽美術館和長壽博物館展出,獲得廣泛好評,全國及市內外各大媒體聯袂報道。

708fc33ff7a15ced9edef3b6df831b1

近日,作為展覽配套活動,“以書入畫、抒寫春光——張珍容書畫公益講座暨書畫研討會”在重慶市長壽區博物館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

b5e66eb50a3db781559385bf2bf3e7c

首先,張珍容女士帶來了“以書入畫,抒寫春光”主題公益講座。其講座分為三個部分:“書畫同源”的概念與意義;以書入畫的具體表現;大寫意牡丹畫法。講座深入淺出,生動有趣,臺上臺下互動交流,書畫同行以及學員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692cd420d948d5cbd66c0c889c7246e

隨后舉行的書畫研討會,來自重慶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重慶市政協書畫院、重報集團書畫院、重慶開明畫院、西南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工商大學、重慶美術家協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對張珍容女士的書畫藝術予以高度評價,并就書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事實勝于雄辯,她的實踐有目共睹。

中華傳統文化一直陶冶著她,對她影響頗深。中華書畫文明源遠流長,比如重慶巖畫至今保留較好的有云陽巖畫(涂紅繪畫式、肋骨式船巖畫、鹢鳥出脊式樓船),江津巖畫(線刻式),墊江原生態牡丹有超過三千年的歷史,可說對生于重慶長于重慶的她,浸入心脾,印入靈魂。古老的巴渝傳統文化,都是張珍容成長的優秀文化土壤,是她成名的基石。

a0c6276e0a267bf2256464b9f33390e

名師出高徒。張珍容之師江友樵先生,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從小到大深受巴渝文化熏陶,初中時參加蓉社書畫研究會等藝術團體,20歲以后在成都、昆明、重慶舉辦個人畫展,1953年調至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而據陳傳席《江友樵畫集》之《學習傳統繪畫的表率——記江友樵的畫》可知,江友樵深受中國傳統文化陶冶,國學根底深厚。藝術大家趙樸初曾給予她悉心指導和支持,老一輩藝術家于景慶對她的寫意牡丹進行了精心指點。此外,藝術名家馮遠、管峻、范揚、林陽、周慶富、盧禹舜、徐里、吳為山、陸慶龍、尹海龍、劉波、吳悅石等也都曾為她指點迷津。她從這些藝術名家的指導中獲益匪淺。

45546858221ca252acef26c614fa06c

作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重慶書法家協會會員、重慶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開明畫院副院長,張珍容不負盛名,她將中華民族牡丹文化精神傾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她將中國傳統書畫文化精神澆鑄到自己的作品之中。正如一些書畫家所言:牡丹是代表國家民族的第一題材。張珍容筆下的大寫意牡丹畫,別具一格,反映出其40年來的文化堅守與知難而進。

讓我們一起來鑒賞藝術家們對張珍容書畫藝術的贊譽(以發言先后為序)——

72027614b4edeb27d8651c4ba0e323a

重報集團書畫院院長唐忠富談道,張珍容人品好、畫品好,可謂“三雙”:一是德藝雙馨,二是內外雙修,三是書畫雙絕。建議繼續努力,爭取走出重慶,走向全國。

a4dc2c9fa6606cdc74fbf9cd513579f

重慶市政協書畫院常務副院長盧德龍說,張珍容師從江友樵,起點高,古典山水有功力。其牡丹畫靈動,書法與繪畫完美融合。40年如一日,孜孜追求畫牡丹,堅持做一件事,其成就被重慶畫界認可,值得學習。

34e6d3767cc4df1567ed2330bb3916d

重慶市政府文史館宣傳處處長余析林指出,張珍容其牡丹畫有三大創新突破之處:一有大雅之風;二有大節之格;三有大寫之意,如美人般豐姿綽約風,如君子般德馨悠遠,如詩詞般氣韻深幽。其大雅之風:畫給人以雅的視覺享受,深諳傳統文人畫的精髓,線條流暢,富有韻律,濃淡相宜,不追求復雜堆砌,以簡馭繁,以虛寫實。既有宮廷畫的端莊,又有文人畫的灑脫。其大節之格:畫出牡丹花的形態與精神。其畫牡丹以高潔,堅韌為個性,不媚俗,具有清正之氣,無論是含苞待放的羞澀,還是盛開的花朵都體現其高潔。其牡丹的高潔既體現牡丹在歷史故事中的高潔,也體現在牡丹敢于抗爭開放的氣節,有韌性。其大寫之意:不拘泥與形,追求意的深華。潑墨潑彩,流動感強。其牡丹不止靜態,還有呼吸、情感,超越傳統工筆的細節,更具現代感。針對書法與繪畫“滿”的問題,建議把中華優秀辯證法融入畫中,均衡書法與繪畫的比例。

3db80c73767d8748f094d4f5a16c595

重慶市政府文史館宣傳處原處長駱愛平說,其牡丹畫講究詩意意境,有股灑脫之意。

990ec8c713b668c5ef7e8d560306aa7

重慶市散文學會會長、書法家劉德奉稱贊道,張珍容書畫作品富含中國畫的精神和美感,其畫作不似當下市場中的只顧作畫,不顧題詞,而是兩者兼顧。由字畫見人,表現出了重慶人豪放、堅定的性格。建議增加牡丹題材的豐富度。針對本次研討會,建議多進行技術研究、評論文章。

6def76a0fb16aa594c03ff4a3479997

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導邱正倫說,牡丹是代表國家民族的第一題材。其牡丹花開的寫意畫具有創新性。

e11b5e660744e9b6c64c45bf07817bb

四川美術學院副教授陳德洪指出,張珍容深受巴文化影響,反映出其40年來的文化堅守與知難而進。建議未來繼續推陳出新、借古開今。對于“滿與不滿”的選擇,建議根據個性匹配,揚長避短。

7059981191ad0212106073f6cc6d370

重慶工商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白俊奎說,張珍容德藝雙馨,值得學習。贈詩三首(喻四季平安,四季健康,事事美滿)以表達贊可?!豆зR張珍容書畫研討會》:“容師書畫研討會,高雅圣潔太珍貴。文明巍然長壽鄉,星光燦爛松竹美?!薄队^張珍容國畫作品巡展有感》:“渝城拜師張珍容,妙手令名牡丹叢。涂山聲聞四千載,中華文化播西東。”《又見張珍容師》:“珍容擅繪牡丹花,渝水芙蓉耀三巴。哲言自來丹青手,睿智令名人人夸?!?/p>

38f1595d44bf271f319204215731cd0

重慶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蔣才說,其人修為高,其畫面色彩大氣有情感。建議學習潘天壽的風格,以少勝多。

f969e200721ebefc71702529ae911f3

重慶市美協原副主席、秘書長徐亮表示,張珍容美術作品具有名家氣質、重慶性格,書畫相映、傳承深厚。建議豐富牡丹的題材。

a1aa8c6697b572b1a990a69a644c80e

長壽區文化和旅游委原主任林家義談道,其畫具有精神之美,可補精神之營養。贈詩一首,《觀張珍容牡丹畫》:“枝葉參差牡丹艷,深深淺淺有能耐。最是今時漫天書,境界清分在眼前。”

27a94ee23b3f0a7aecab2b2aeccbe6f

長壽博物館館長程庸說,張珍容的畫作具有江友樵先生的大氣,也是對傳統生活方式的傳承,而其書法又有創新突破。

cbd86c8b6491f7c429367706d70bc4f

重慶開明畫院策展部主任羅禮明說,張珍容對重慶牡丹畫的發展有貢獻,有藝術價值。

f6ca3c9d9fa76c56e66113d1cbc1fc1

江北區書協副秘書長李金川指出,張珍容牡丹畫和書法真的體現了書法中的緣,通過筆法、章法、布局體會感受修行的過程。其人格高尚,其畫見天地——悟得天地人生之道,見自己——找準自己的方向、追求的東西,見人心——書畫作品見人品。

e8a441293e5d5adeb136f4c6efbaa72

著名花鳥畫家殷嘉農說,張珍容的畫作剛中帶柔,畫出了民族情節與胸襟。

8b44cad76cfbe3060b9b93e6f9fa527

著名山水畫家張建國談道,張珍容作品表現出了佛性修養,以書代畫,天人合一。

dfa57ca61cf6ce49b93c8507adcc56e

畫家高昌慧談道,藝術家牡丹畫十分可人,助人修身養性。

e89c4338f0bea6573939fc2444a927e

畫家肖素靜說,其牡丹畫的用筆、色彩非常讓人震撼。牡丹花不單純是花,它更是代表中國的國花,還代表中國人的氣度。

263e8c0315734ebd0e693789861c706

重慶市美協副主席、長壽區美協主席鄧剛談道,觀看張珍容的藝術作品,她的作品寫意、大氣,足見其功底深厚。

95a268c0e78f84b4a4945d5afa39a0f

著名畫家王朝說,其作品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符合我們現代人的精神狀態,很值得學習。

0901436503a189d6afedefe5794512f

長壽區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胡曉明談道,她的牡丹畫具有文氣,書法詩詞給畫增色,相得益彰。

作者:白俊奎,系重慶工商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部分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