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貫徹落實川渝共建新時代文化高地行動計劃,深入實施川渝博物館協同發展行動,促進兩地博物館合作共建,5月17日,在重慶市文化旅游委(重慶市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的指導和重慶市博物館協會、四川省博物館學會的支持下,川渝博物館聯盟2025年年會暨座談交流會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舉行。川渝兩地文物部門、博物館行業組織、聯盟成員單位代表約150人參加會議。重慶市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雷學剛主持年會。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區主席安來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黨委委員副館長白九江,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冉龍梅,四川省博物院副院長、四川省博物館學會秘書長鐘玲參加會議。重慶市文化旅游委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一級調研員楊柱遜與會。東方文博研究院、四川金孔雀文博公司、廣州記憶網、江蘇擊中未來科技有限公司等文博機構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2022年川渝博物館聯盟成立以來,成員單位縱深聯動、攜手并進,先后組建革命舊址紀念館聯盟、文物鑒定與學術交流聯盟、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紅色資源保護傳承聯盟,聯合策劃《金玉良緣——川渝館藏精品玉器及金銀器展》《花開并蒂——巴蜀青銅文明特展》《墨拓印記——川渝名碑名刻拓片展》《貞石千秋——巴蜀碑銘展》等多個精品展覽,連續四年聯合舉辦“巴山蜀水”文創展,大力傳承弘揚巴蜀文明,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貢獻了文博力量。


截至2024年底,川渝地區備案登記博物館達600家,國家等級博物館116家。2024年,川渝兩地博物館共推出陳列展覽3323個,聯合舉辦“巴蜀新視界”書法展、“木藝瑰寶”傳統家具陳設藝術展、“巴人·尋蹤”特展等,接待觀眾人數超1.26億人次,開展社教活動6.33萬場次,“巴山蜀水”文創研發創新突破,研發文創產品種類上萬,學術交流與文明對話日益頻繁,科研項目立項427個,文博事業積厚成勢實現新跨越,為“雙城記”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動能。



會上,重慶市博物館協會理事長程武彥、四川省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盛建武為聯盟年會致辭,廣安市博物館副館長段德強作聯盟輪值2024年工作報告。會議通報新加入聯盟成員單位,川渝博物館聯盟隊伍擴大至161家。現場廣安市博物館與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完成聯盟輪值召集單位交旗儀式,新任召集單位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副館長文科發表感言。同時,聯盟年會上線發布了重慶市博物館協會(西南博物館聯盟)新媒體公眾號。


座談交流階段,四川省甘孜州民族博物館館長康棋、四川自貢江姐故居陳列館館長吳映、四川廣安市博物館原館長唐云梅、四川省資陽市博物館館長袁朗、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公共教育部主任邱曉玲、重慶東方文博研究院院長李才鳳、重慶云陽博物館副館長陳昀、重慶江津陳獨秀舊居陳列館館長黎星星聚焦“川渝中小型博物館差異化發展”主題作主旨發言,分享交流各館在展陳設計、社教活動、文創研發等領域的創新理念與實踐經驗,展示川渝博物館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探索成果。



國際博協亞太地區主席、上海大學特聘教授安來順提出,快速變化社會下的博物館未來已成為全球性議題,川渝博物館聯盟立足區域抱團發展,聚焦地域文化深耕、紅色資源活化、公共服務升級、場館建設戰略規劃等維度深入研討,提供了頗具啟發性的實踐案例。實踐表明,中小博物館完全有能力從“被動求生”轉向“主動定義”的賽道,期待未來川渝博物館以“小而美”的精準敘事,書寫博物館文明的“大不同”篇章。
供稿:重慶市博物館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