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6月11日17時56分訊(記者 吳軍 趙玲)經過為期三天半的展示、展演與展銷,第三屆重慶非遺暨老字號博覽會今(11)日圓滿落幕。博覽會吸引十余萬人次來到磁器口沙磁巷,現場逛展覽,嘗地道美食、淘工藝寶貝、看非遺大戲,品嘗了一道豐富的“非遺盛宴”,交易額553萬,訂單交易1216萬。其中,秦云老太婆攤攤面、謝氏全牛燒烤、愚小面、土沱麻餅、巴江水、豐都鬼城麻辣雞、黔江石雞坨土陶、榮昌田密陶藝、彭水苗繡、合川峽硯、劉氏根雕書法、潼南石雕、磁器口千張豆干等參展商居交易前列。
????262家展商參展 展品豐富多彩
????作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重慶主場活動,本次博覽會吸引了262家單位、企業現場參展、參演。涉及非遺及衍生產品2900余種。
????非遺美食類,秦云老太婆攤攤面、謝氏全牛燒烤、土沱麻餅、愚小面等,將烹制工藝搬到現場,讓觀展市民嘗到正宗味道;豐都鬼城麻辣雞、磁品口千張豆干、永川豆豉、豐都茶元白酒等展臺前,許多顧客嘗著鮮將美食美味打包帶回家。
????非遺工藝品類,梁平木版年畫、梁平竹簾、榮昌安陶、榮昌夏布、大渡口大漆、奉節蠶絲畫、江北蜀繡、巫溪大寧河刺繡、彭水苗家刺繡等,帶來的展銷品讓人眼花繚亂,過足眼癮的同時,也一并被喜歡的游客淘回了家。
精致的大足竹雕
????同時,展會期間,許多非遺傳承人更是將獨家技藝帶至現場,讓觀眾親密互動,讓大家開了眼界。榮昌安鴉嶼陶藝傳承人梁洪萍、田密陶藝掌門人等現場制作陶器引眾人圍觀,沙區梵骨中醫正骨術傳承人現場坐診正骨吸引不少市民體驗,彭水苗繡的“阿依”們亮嗓唱起了苗歌,酉陽酉州刺繡的姑娘現場《演繹六口茶》……現場互動氛圍濃郁。酉陽民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還將山歌唱到展位,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觀看,高聲叫好。
博藝蜀繡
????“非遺”展演天天精彩 完美詮釋活動主題
????周末兩天,4場“非遺”專場演出在沙磁巷精彩上演,沙磁巷的中廳廣場上,場場人流爆滿。4場演出中,既有國家級非遺銅梁龍舞,又有富含少數民族風情的彭水苗族歌舞,還有歷千年而神秘古趣的酉陽面具陽戲,以及精彩的渝派服飾與苗族服飾秀。苗家嬌阿依唱山歌,銅梁龍舞震撼沙磁,酉陽面劇帶你穿越千年,非遺服飾秀時尚、唯美。古老與現代、民族風、藝術范兒,都在這里集中上演,完美詮釋出“多彩非遺,美好生活”的主題。
渝派旗袍亮相“非遺”服飾秀
苗族服飾爭艷“非遺”舞臺
????本次活動,得到了市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與報道。
????華龍網作為承辦單位,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全程報道。通過華龍網、重慶客戶端、重慶文藝網、文化巴渝微信號、區縣上千塊重報數字屏、LED戶外廣告屏等平臺,運用專題、直播、視頻、圖集、H5、訪談、深道報道、海報、折頁、畫冊等形式,以文、圖、視頻等融媒體報道方式,進行了全程播報,推出報道100余篇(條、個),讓本次博覽會鮮活地呈現在廣大網友面前。
????與此同時,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網、中國網、國際在線,重慶日報、重慶晨報、重慶商報、重慶晚報、重慶時報、重慶電視臺、重慶交通廣播、重慶文藝廣播等市內外媒體,以及新浪、網易,工人日報等也對本次博覽會進行了廣泛關注,發表報道上百篇,并被各大媒體廣泛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