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9月25日12時訊(記者 樊國生)今日上午,2018首屆重慶“夔州工匠杯”中國傳統工藝展覽會在奉節縣規劃館開幕。現場100家工藝品展商帶來的精品展出,給廣大市民帶來工藝品的視覺盛宴。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重慶市文化委非遺處處長王發榮主持儀式。
本次展覽會由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文化委員會、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奉節縣人民政府主辦,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重慶市工藝美術協會、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國非遺協會重慶分會)、重慶華龍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奉節縣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奉節縣文化委員會、奉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奉節縣規劃局承辦,重慶文藝網、奉節縣工藝美術協會協辦。
“夔州工匠杯”:推動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
奉節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馬德鳳致辭。
奉節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馬德鳳致辭,向與會的領導與嘉賓、展商表示歡迎。她說,本屆展覽會以“弘揚傳統文化?振興傳統工藝”為主題,以非遺傳統技藝展示為重點,以保護傳承發展為目標,以交流學習提升為路徑,以首屆重慶“夔州工匠杯”中國傳統工藝評選大賽為窗口,將進一步加大傳統文化和傳統工藝的挖掘闡述力度、保護傳承力度、開發創新力度和開放合作力度,不斷提升全縣傳統文化和傳統工藝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重慶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秘書長柳孔文講話。
重慶市工藝美術協會秘書長柳孔文說,舉辦首屆重慶“夔州工匠杯”中國傳統工藝展覽會,是奉節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更好發展奉節特色文化產業、振興地方經濟而付諸的踐行。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的舉辦,奉節縣在以傳統技藝為依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振興地方傳統技藝,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培養技藝人才等方面來推動傳統工藝與新興產業的融合發展并取得更好、更大的成績。
重慶市文化委員會黨委委員、巡視員席華致辭并宣布開幕。
重慶市文化委員會黨委委員、巡視員席華致辭并宣布開幕。他說,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后,全市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經過各界共同努力,全市已有國家級非遺項目44項,市級非遺項目511項,建成1個國家級傳統工藝工作站,8個非遺項目入選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命名市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87個、109個市級非遺傳承教育基地,建成3個非遺特色小鎮,非遺帶動就業人數超過50萬,全市的非遺保護事業與非遺產業正逐步呈現“兩促進、雙豐收”的喜人局面。
席華說,傳統工藝是非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作支撐,是非遺中最能覆蓋千家萬戶、帶動就業、體現“見人見物見生活”保護理念的項目。舉辦2018首屆重慶“夔州工匠杯”中國傳統工藝展覽會,隆重推出一百余項傳統工藝,讓大家在欣賞、選購傳統工藝精品力作、參與互動體驗的過程中真切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促進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現代設計走進傳統工藝。
現場:百家精品藝術 可看可購可賞
《竹枝歌》表演。
時裝表演《夢在彩云間》。
據了解,近年來奉節大力推進中華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注重傳統工藝的振興工作,加大傳統工藝的挖掘、保護和利用,以三峽古木雕刻為主的傳統工藝蓬勃發展,全縣有縣級非遺項目362項,市級非遺項目11項,奉節也因此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鄉村文化振興試驗示范縣。
今日授牌的星馬古典家具制作的三峽重陽古木(陰沉木雕刻)作品。
精致的陰沉木雕作品。
開州漢繡,純手工制作的車載掛件。
記者現場看到,本次展覽會展出的工藝品,均系精雕細作,除了奉節本地的星馬古典家具、君翱木業、奉節蠶絲畫、漢御古典家具等之外,還有來自市內其他區縣的手工藝如榮昌加合夏布、彭水苗繡、墊江竹編、墊江角雕、黔江陰沉木雕刻、西南卡普,銅梁木匾雕刻等,等著市民網友前來觀賞淘貨。
授牌。
開幕式上,四川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系主任張壓西為奉節縣馬古典家具有限公司授牌,成立“四川美術院駐重慶奉節傳統工藝工作站”。
開幕式由重慶市文化委非遺處處長王發榮主持。出席今天開幕式的領導有:重慶華龍網集團總裁、總編輯周秋含,奉節縣政協副主席周太平,市文化研究院院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劉德奉,市文化委公共服務處副處長董桂林,市文化委非遺處副處長陳海燕同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