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駁的老墻面上“開”了一扇窗,窗戶里是蒼老的老太太在打望外面的世界,與旁邊時尚的年輕女郎形成鮮明對比;正在爬坡上坎時,轉(zhuǎn)角處會看見“騎摩托車的行人”或者“賣肉的屠戶”……作為2018重慶(國際)影像文化節(jié)系列活動之一的山城步道戶外影像展,以一幅幅與老舊建筑融為一體的影像作品,充滿趣味性和時代感,讓觀者感受到別樣的母城記憶。
山城步道戶外影像展在位于渝中區(qū)南紀門街道的山城巷舉行。山城巷原名天燈巷,其明清時期為軍事將領宅院。重慶開埠后,法國傳教士于1902年在此修建教堂、醫(yī)院和學校,并立桿點燈為路人照明,因此得名。由于其具獨特的建筑風格和地形地貌,被列為全市重點傳統(tǒng)風貌區(qū)之ー。此次舉行的山城步道戶外影像展,給山城巷增添了更別具一格的韻味。
9月24日,中秋佳節(jié),盡管小雨淅瀝,但依山而建、面臨長江的山城巷游人不少。重慶日報記者從山城巷入口處沿石梯上行,即見不遠處破落的房屋墻壁旁,雜亂地堆放著一些物品,有位老人和狗……仔細一看,這竟是貼在墻壁上的攝影作品。
沿步道前行,一家茶館的院壩前,一位紅衣少女正在巷道口張望;一轉(zhuǎn)彎,一輛載著3個人的摩托迎面而來;小賣部旁,右手提一只老母雞、左手握著報紙的老漢,走起路來虎虎生風……這些頗具生活氣息的作品,與周圍建筑渾然一體,惹得前來游玩的觀眾紛紛駐足合影。
“這次展覽采用高精度的微噴藝術,將相片制作在防水文獻紙上,再貼合在周圍建筑上?!辈哒箞F隊工作人員馬力告訴重慶日報記者,此次影像展共分“山城步道穿越時空展”“中國人的一天”“母城聯(lián)展”“家庭相冊”4個部分。由于其是戶外空間展,在布展的同時,觀眾就可前往參觀。
“每座城市都有母城,每個母城都有獨特的記憶和味道。”馬力說,目前布展的是合肥攝影師劉濤的作品。此次展覽計劃在全國選擇8名來自廣州、福州等地的攝影師,用他們拍攝各自母城的照片進行聯(lián)展,其中包括一位德國攝影師拍攝的上世紀九十年代重慶的作品,非常棒。
重慶日報記者 李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