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10月28日13時30分訊(記者 戴文彬)由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和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共同主辦的首屆名家傳戲——當代地方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成果匯報演出于10月22日至28日在重慶舉辦,活動中,來自全國26個省市區的55個折子戲集中亮相重慶舞臺。25日、26日,“名家傳戲”走進重慶大學,川劇、豫劇、秦腔等眾多劇種集中亮相,精彩的演出活動贏得在場觀眾熱烈掌聲。
據了解,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從2015年起實施,每年扶持100位戲曲名家以“一帶二”的形式向2名學生傳授2出經典折子戲,涵蓋京劇、昆曲、地方戲曲各個門類,是文化和旅游部實施“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名家傳戲”實施3年多來,共資助230余名地方戲表演藝術家向470余名地方戲曲青年演員傳授表演精粹。
此次重慶大學匯報演出參演劇種豐富多樣,所演劇目都是在本劇種具有重要影響、藝術積淀深厚的優秀戲曲表演藝術家,他們憑借自己精湛的表演藝術名揚天下,又毫無保留地把藝術精粹傳授給了年輕一代。通過拜師學藝,年輕一代戲曲演員迅速成長,不少已經成為所在院團的重要骨干,承擔起戲曲傳承保護、繁榮發展的歷史重任。
秦腔 鎖麟囊之發大水
“演出太精彩了,希望傳統戲劇能夠經常走進校園,走近我們身邊。”重慶大學負責人表示,戲曲進校園將戲曲藝術融入當代校園文化,是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的一種有益嘗試。鼓勵大中小學生走進劇場,支持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到學校演出,是傳承和發展戲曲藝術的重要舉措。通過把戲曲藝術融入校園,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戲曲藝術的濃厚興趣,吸引和造就一大批戲迷觀眾,從而改善和克服戲曲藝術后繼乏人的局面,為戲曲藝術的振興和繁榮提供人才保障。讓戲曲藝術走進校園,對于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意義重大。
本文圖片由重慶市川劇院提供
(如果您有本地文化藝術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方式:①通過微信“文化巴渝”(ID:cqwhby)后臺留言;②電話:023-63066844,③QQ:2330236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