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12月9日11時10分訊(記者 戴文彬)今(9)日,第七屆“未來科幻大師獎”頒獎典禮暨科幻創作主題論壇在四川大學舉行,又一批優秀原創科幻作者和作品脫穎而出。慕明的《假手于人》榮獲一等獎,楊晚晴的《罪》、石黑曜的《仿生屋》榮獲二等獎,楊晚晴的《天上的風》、黎木的《生之所向》、張瀟的《萬靈酒吧》榮獲三等獎,楊晚晴的《天上的風》同時獲得最具改編潛力獎。
“未來科幻大師獎”前身是2012年創辦的全國高校幻想類社團聯合征文比賽,經過7年的發展,它如今已成長為一個發現和培養優秀原創幻想類作者、作品,孵化優秀幻想類IP,舉辦科幻展覽及嘉年華活動,實現與科幻全產業鏈接的綜合性品牌,見證著中國科幻文化的發展,也寄托著科幻寫作者、科幻愛好者的信任與期待。通過大師獎,無數新人開始了科幻創作,出現了阿缺、灰狐、胡紹晏、念語、王元等活躍在中國科幻文學創作一線的中堅力量。
本屆“未來科幻大師獎”由重慶出版集團、成都市互聯網文化協會、賽凡科幻空間聯合主辦。重慶出版集團多年來高度重視和關注幻想類文學的創作和產業的發展,打造了以《冰與火之歌》《獵魔人》為代表的西方幻想文學書系——“獨角獸書系”。此書系囊括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奇幻作家及其主要作品,在幻想文學市場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出版過尼爾·蓋曼、羅伯特·索耶等世界著名科幻作家的作品,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王晉康的《十字》《與吾同在》等中國著名原創科幻作品。此外,該集團也非常重視科普題材圖書,陸續出版了《平行宇宙》《量子理論》《量子糾纏》《超空間》等一大批優秀的高端科普讀物。這些出版成果奠定了重慶出版集團在幻想文學出版領域的全國領先地位。近年來,重慶出版集團還連續出版了“未來科幻大師獎”2015年、2016年獲獎作品精選集——《臨界點1》、《臨界點2》,2017年獲獎作品精選集《臨界點3》也于12月9日全球首發。
過去的科幻,今天的現實;今天的科幻,明天的現實。重慶出版集團負責人表示,將依托行業領先地位和強大實力,攜手社會各界力量,發掘和推廣更多的科幻文學作者,扶持和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原創科幻文學作品,培育和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科幻創作人才和科幻大師,共同走進中國科幻文學發展的新時代,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更好的科幻精神食糧。
本次獲獎作品都有強烈的個人色彩,融入了個體經驗和對現實的關照。比如一等獎獲得者慕明,是旅居美國的谷歌程序員,她的作品中帶有濃濃的“鄉愁”氣息。在慕明的記憶里,成都帶有一種令人安心的煙火氣息。正如她的獲獎作品《假手于人》帶給我們清新的希望,民間傳統技藝和前沿科學的結合,深刻表達了現代科技帶來的沖擊與改變。作者對竹編手藝和老成都生活的描寫栩栩如生,充滿生活氣息。語言優美精致,細節詳實動人,是難得的佳作。
巴山蜀水擁有滋養大師獎蓬勃生長的肥沃土壤。在4D魔幻城市重慶,高樓大廈與市井小巷錯落交疊、輕軌列車穿樓而過,更新、迭代、重生,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城市提供作家靈感,作家同樣反哺城市。腳下故土不僅僅滿足生活需求,更給予人們想象空間;大好河山是天地大美,更是創造更多無可復制的新故事的源泉。
賽凡科幻空間負責人孫悅表示,隨著《三體》《北京折疊》等科幻作品獲得世界科幻最高獎“雨果獎”,中國科幻經過多年沉淀、探索,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并逐漸從單一的圖書期刊出版,向影視、衍生周邊產品、科幻文化旅游地等全產業鏈發展。除了積極投身當下中國科幻的“黃金時代”,我們更應該去創造、去開拓,去發掘科幻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未來科幻大師獎”的初衷,正是為熱愛科幻的“未來大師”們創造展現自己的平臺,實現“未來大師”們的科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