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盛筵——見證《史記》中的大西南”(以下簡稱“盛筵”)文物展昨日結束。來自館方消息稱,截至1月5日,“盛筵”開展87天(閉館日除外),共吸引近47萬人次觀展,日均接待達5400人次。
據了解,2018年9月29日至2019年1月6日,“盛筵”在三峽博物館舉行,這是該館2018年度最具代表性的原創展覽,由三峽博物館等西南地區五省區市博物館聯合主辦。此次展覽是西南五省區市青銅重器的首次聚會,展出202件(套)青銅器,其中有79件(套)國家一級文物。
“這是我最后一次講解這個展覽,還真舍不得……”5日在展覽現場,志愿者袁瑜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她共講解14場“盛筵”,每場約2小時。她說,每次講解大部分觀眾都能堅持聽到最后,“許多觀眾多次聽講,為了講出新鮮感,我需要不斷地‘充電’。”
重慶市民王浩宇前后6次參觀“盛筵”。在他看來,展覽設計別具匠心,如商代的“獸面紋提梁銅卣”和西周的“夔紋提梁銅卣”并列放置,可以清晰地看到商周兩朝青銅器的區別,每次品味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據了解,“盛筵”還吸引了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杰等學者前來考察。“我為學者等講解了近20次,展覽受到好評。”“盛筵”策展人彭學斌說。
彭學斌表示,“盛筵”具有深度、高度和厚度,這是該展覽受到歡迎的原因。“展覽視角很小,展出文物均和禮樂、飲食相關,讓觀眾在同一個場景中看到了西南地區諸文化的區別;從特定角度對西南地區諸文化進行了對比研究,為學者提供了一個研究線索。”他說,“盛筵”在三峽博物館閉展后,還將到貴州省博物館等地展出。
據介紹,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國寶檔案》欄目依托“盛筵”大展打造了節目《史記中的大西南》。節目將在1月7日至11日每天播出1集,順序為《史記中的大西南——古蜀華章》《史記中的大西南——巴國秘事》《史記中的大西南——滇國遺韻》《史記中的大西南——探秘夜郎》《史記中的大西南——神奇百越》。節目首播時間為18:45,重播時間為次日5:3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