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四川美術學院獲悉,該校公共藝術學院在龍門浩老街進行首次畢業生在地藝術創作,學子們用多種方式表現的公共藝術作品,為這條歷史老街增添文化底蘊。
清末時的重慶城、江中奔忙的輪船、江邊載貨的小木船……在龍門浩首開區的入口處,是一件極具沖擊力的公共藝術作品——《開埠之鳴·時空拉鏈》。這件作品頗具創意地在墻壁上用拉鏈的方式“拉”開一副畫作。這幅畫用室外專用丙烯在墻壁上描繪出清末時重慶開埠的場景。巨大的畫作前,還有幾尊背、扛、抬貨物的雕塑,反映出當時重慶開埠后繁忙的運輸場景。
“重慶在1891年開埠,龍門浩碼頭是中國最早對外開埠的內陸通商口岸?!彼拇佬g學院公共藝術學院教師王松介紹。為了體現這條老街厚重的文化記憶和獨特的文化品位,2018年南濱路管委會與四川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簽下培養應用型人才合作協議,由該學院畢業生在龍門浩進行畢業作品在地創作。該學院15名畢業生在王松的指導下,花費一年多時間,在龍門浩首開區創作出20多件雕塑、5幅壁畫等綜合性公共藝術作品。(記者 李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