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呦呦鹿鳴》以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的事跡為素材,講述了她專注中草藥研究,潛心醫學開拓,執著于救死扶傷、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故事。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屠呦呦這個名字來自《詩經?小雅》中的《鹿鳴篇》,似乎冥冥中已經注定了她與青蒿的不解之緣。當屠呦呦還是少女之時,身患肺病,是中草藥挽救了她的生命,由此,她對中醫藥產生濃厚興趣,立志成為中醫藥科學家,救死扶傷也成了她畢生追求的夢想。當她大學畢業進入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工作不久,響應組織的號召,聽從組織的安排,擔任了“抗瘧中草藥研究課題組”組長,帶領同事們矢志不移,歷時三年,經歷一百九十次失敗之后,終于成功提取青蒿素。為了夢想,她不怕失??;為了夢想,她以身試藥;為了夢想,寧愿犧牲小家為大家。屠呦呦堅信,只要努力,夢想總是當以實現的……最終,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實現了她的“個人夢”、“科學夢”與“中國夢”。
《呦呦鹿鳴》凝聚200余名演職人員,演出中包括獨唱、男聲合唱、二重唱、女聲合唱、童謠合唱、混聲合唱等藝術形式,全劇沒有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也沒有悲歡離合的離奇故事,從屠呦呦的生活和工作細節入手,以屠呦呦及家人的內心獨白演唱為主,通過父女、夫妻、同事之間的對唱、重唱,展示出女科學家對事業、對愛人、對父親、對病人,對祖國的情感,再現偉大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
屠呦呦16-40歲年齡段的飾演者呂薇是我國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她曾多次參加央視春晚,并曾擔任《赤道雨》《蝴蝶之戀》《西游夢》《錦繡過云樓》等多部音樂劇和舞臺劇的主演。早前在接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采訪時,呂薇表示,能夠出演歌劇《呦呦鹿鳴》對她來說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在塑造這位女科學家時,她考慮更多的是如何讓舞臺上的屠呦呦更加真實,在展現女科學家人生經歷的同時,把更重要的部分放在體現她發現青蒿素的心路歷程上,從心理、精神等高度來挖掘。
(重慶演出公司供圖)
當該劇展現屠呦呦以身試藥的情節時,呂薇情真意切的表演令在場觀眾動容,大家報以熱烈掌聲?!霸谖覀兤匠H搜壑?,科學家都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這個劇讓我看到一個女科學家的成長故事,感受到她為了科學事業所付出的艱辛,特別是她以身試藥的故事,讓我更加崇敬這個職業、這個人物?!眮碜杂灞钡暮靠赐陝『笊钍芨袆?。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