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助推精準扶貧
傳統技藝類非遺項目涵蓋衣食住行、遍布各族各地,在促進就業、實現精準扶貧具有獨特優勢。
城口縣非遺扶貧培訓項目開班儀式現場。首席記者 陳發源 攝
據了解,此次夏布非遺扶貧培訓班以創意創新為主題,充分考慮文化藝術價值、保護傳承狀況,評估夏布兼顧農工、適合家庭生產的產業優勢,幫助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為非遺技藝可持續發展注入生機活力。
此外,本次培訓班將為帶動就業增收注入更強的推動力量,幫助學員提升技藝,增強勤勞致富的信心和能力,為學員未來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出席開班儀式的領導及嘉賓。首席記者 陳發源 攝
開班儀式上,重慶市文旅委非遺處處長王發榮表示,當前,傳統文化的發展道路越來越寬敞,要以振興傳統文化為己任,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根”與“魂”,鼓勵學員行動起來,讓文化遺產在傳承中煥發時代光彩和活力。
魯渝聯合實現就業培訓
據了解,此次培訓是山東省、重慶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東西扶貧協作的重要戰略部署,實施魯渝文化扶貧協作的重要項目,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和帶動作用。
城口縣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與承辦單位重慶壹秋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簽訂培訓協議。縣文旅委供圖 華龍網發
開班儀式上,重慶市就業局副局長張學森表示,此次培訓班既是一次扶貧攻堅的就業培訓,也是一次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的業務培訓,總結去年非遺扶貧培訓工作經驗,打通市場鏈條,促進跨界聯合,努力實現“扶志”“扶智”與勞動就業的有機結合,力爭實現脫貧不返貧的目標。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 、重慶市文旅委給培訓單位授牌。記者 肖順財 攝
貧困區縣的困難群眾主要存在“不便離家、年齡偏大、疾病殘疾”等就業難題,就業培訓是就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扶貧工作的關鍵,開展好就業培訓,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支撐。
歷時一個月培訓 預成立合作社
據了解,本次培訓班邀請到重慶壹秋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擔任承接方,將為城口縣沿河鄉的留守婦女、貧困及殘疾人群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培訓,結合企業特色與亮點,幫助學員解決居家掙錢的問題,靠技能實現脫貧致富。
參與培訓的學員。首席記者 陳發源 攝
此次培訓以夏布面料制作、夏布手工藝花制作、家居小擺件“夏布”老虎制作、布藝包裝手提袋制作四個周期開展,通過“手把手”“面對面”指導,讓學員近距離感受國家級非遺榮昌夏布的制作工藝,幫助學員快速提升技藝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培訓完成后,承接方將對學員所制作的成品進行考量,對符合要求的學員的作品進行收購。同時,承接方預將在沿河鄉建立扶貧工坊,成立合作社,長期深入持續這項工作。
培訓學員合影留念。記者 肖順財 攝
本次培訓班由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城口縣人民政府主辦,城口縣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城口縣沿河鄉人民政府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