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3月7日18時訊 詩意盎然“頌”春來。昨(6)日,一場以“頌春天”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在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學術報告廳上演,這是2019年華語詩歌春晚重慶分會場。
重慶市畜牧科學院院長劉作華致辭
本次活動由第四屆華語詩歌春晚總發起單位——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為學術指導,由《世界詩人》雜志社,中共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委員會、重慶市畜牧科學院、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工會委員會、共青團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委員會主辦。
朗誦艾青詩作《我愛這土地》
朗誦華萬里詩作《愛情讓世界閃光》、南鷗詩作《春天被兩只天鵝打開》
朗誦王明凱詩作《愛在中山古鎮》、劉清泉詩作《不放》、張道通詩作《在林間》
重慶市文聯副主席、重慶市作家協會原黨組書記、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著名作家王明凱,中國作協會員、著名詩人華萬里,中國作協會員、《中國當代詩歌導讀》主編、第四屆華語詩歌春晚重慶分會場主任、著名詩人唐詩,中國作協會員、重慶出版集團科技分社社長、總編輯、著名詩人吳向陽,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著名詩人劉清泉,中國作協會員、《大風詩刊》主編、著名詩人吳海歌親臨晚會現場,與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全體干部職工以及社會各界人士300余人共同觀看了本屆詩歌春晚。
唐偉演奏古琴《平沙落雁》
朗誦瀟瀟詩作《寒冷是溫暖的一部分——為我的畫配詩》
朗誦唐詩詩作《父親有好多種病》
劉京生演奏小提琴《寂色》
華語詩歌春晚總發起人、第四屆華語詩歌春晚重慶分會場榮譽主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詩歌評論家譚五昌為第四屆華語詩歌春晚重慶分會場發來賀信。《中國當代詩歌導讀》編委會、《中國年度優秀詩歌》編委會、中國詩歌在線網站和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以及美國國際作家藝術家協會主席、著名女詩人、翻譯家特麗辛卡?佩雷拉博士,希臘文學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著名女詩人克里蘇拉?瓦維莉?瓦拉博士等十余名詩人、作家、翻譯家等對晚會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
朗誦張智詩作《鳥語》
朗誦吳向陽詩作《情書》
朗誦吳海歌詩作《魅力梨花》
晚會選取艾青、華萬里、王明凱、瀟瀟、唐詩、張智、吳向陽、劉清泉、吳海歌、馬啟代、南鷗、張道通、李尚朝、劉曉簫、段光安、朱立坤、秦川、一米陽光等十八位現當代華語詩壇優秀詩人的代表詩作,由重慶市畜牧科學院職工傾情朗誦。
朗誦馬啟代詩作《雪中訪友帖》
謝紹華書法表演
朗誦李尚朝詩作《在天空中飛》
一首《魅力梨花》揭開春的序幕,《愛在中山古鎮》《愛情讓世界閃光》《寒冷是溫暖的一部分——為我的畫配詩》《父親有好多種病》《鳥語》《情書》《不放》《雪中訪友帖》《春天被兩只天鵝打開》《黃河的日出》《圓明園殘石》《在林間》《在詩歌里行走》《一路向西》《在天空中飛》《向地底生長的大樹》……親情、友情、愛情,歷史與現實,責任與希望,在詩中流淌,浸潤著所有人的心靈,《我愛這土地》將中華兒女對祖國深沉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朗誦劉曉簫詩作《一路向西》
朗誦秦川詩作《黃河的日出》
朗誦段光安詩作《圓明園殘石》
整臺晚會以詩歌朗誦為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央電視臺第三屆全國小提琴大賽銀獎獲得者劉京聲、劉宗慧、唐偉、謝紹華等藝術家用小提琴、古箏、古琴、書法、鋼琴等藝術表演形式與詩歌融為一體,充分展示了經典詩歌與文化的藝術魅力、思想意義和精神內涵。
朗誦朱立坤詩作《向地底生長的大樹》
朗誦一米陽光詩作《在詩歌里行走》
劉宗慧演奏古箏《漁舟唱晚》
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到具有時代特色現代詩歌,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已然融入了我們的血脈里。邁入新時代的中國,人民群眾都過上了美好生活,這樣的生活更加需要美好的詩歌和文學來裝點、升華,華語詩歌春晚喚起了我們對情操、志向、理想等各種美好的想象。新一年的春天,華語詩歌又一次播下了詩意的種子,激勵我們汲取奮斗的力量,擔當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用文化自信提振“中國精氣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本文圖片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