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色畫”“透視”……他不是藝術院校學生,也不是專職畫家,在給別人介紹自己的彩繪涂鴉時,嘴里卻不斷蹦出這些“行話”,他就是52歲的油漆工張宗富。工作之余,張宗富自學畫畫,幾十年鉆研實踐,終于練成“大招”。
中年油漆工有一顆文藝心
12日下午,記者的微信朋友圈有好友曬出幾幅極具創意又文藝的涂鴉照,并配文道:“一個粉刷匠的文創風。”從該好友處得知,涂鴉作品并非專業畫手創作,而是出自一位普通的中年油漆工之手。
人到中年的油漆工如何練成了這般精湛的涂鴉技能?帶著疑問,當天(12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機場路奧宜麥商圈的美心紅酒廣場,試圖找到這位涂鴉高手。
“你說的是油漆工老張吧!”一位打掃清潔的阿姨告訴記者,在他們這里工作的人,幾乎都認識老張,“你去看,蹲在地上畫畫的那個人就是。”很快,在美心紅酒廣場入口處不遠的位置,記者找到了老張,聽他說起了自己的經歷。
老張全名張宗富,今年52歲,重慶人。高中畢業的他本是紡織廠的一名工人,上世紀90年代經歷下崗潮,他從廠里出來,打過零工、創過業,最后到重慶美心集團當了一名油漆工。
▲以建筑物上的排水管作道具
在家練得差不多才敢去畫
當油漆工后,雖然終日和油漆打交道,但老張始終都沒有放棄自己兒時的愛好——畫畫。自學鉆研幾十年之余,還請教川美的老師,系統地學習了不少繪畫知識。
“畫畫講究的是上手,頭腦中有圖像和能不能畫出來,完全是兩回事。”老張說,在美心洋人街工作的時候,一有空,他就在地上或一些特色區域練習,“肯定是在家練得差不多了才敢去畫,萬一搞砸,我也能彌補,重新涂一涂、粉刷一下,畢竟是油漆工嘛。”繪畫的手藝練出來之后,偶爾遇上公司需要彩繪涂鴉的工作,老張都會主動請纓。
舊紙板當調色板,紙杯當顏料桶……在老張這里,繪畫工具再簡陋也沒事,專心畫畫才是王道。為了體現自己的繪畫真本事,他找到一塊空白的地面,“練到現在,我才能說,自己可以把頭腦里想象的畫面給畫出來了。你們看,我在這里畫一個大船的錨,寓意開拓奮進、勇往直前。”說完這話后,老張就埋著頭開始揮動畫筆。
10分鐘后,記者注意到,黑灰色的錨果然在他筆下出現。老張說:“鐵鏈纏繞凸顯動態,寓意沖破枷鎖;錨爪增加幾何圖案,更能看出立體透視。”看來,他不僅手速快、還原度高,還頗有幾分浪漫主義畫作的韻味。
▲黑灰色的錨在他筆下出現
在1000平米墻面作畫
美心工作人員鄧先生向記者透露,對老張來說,在地面快速作畫完全是小事,“1000平米的高墻上都有他的作品”。
隨后,記者來到一處長約70米、高約15米的墻體處,果然看到不少與紅酒文化有關的圖案,酒杯酒瓶、歐洲人、裝著葡萄的籮筐……“所有圖案都是棕褐色的單色畫,反映的是中世紀葡萄酒釀造技術的飛速發展。”老張說,這個不是他自行創作的,因為公司要借此介紹紅酒文化,便提前把相關圖案打印在A4紙上,讓他復刻到高墻上。
70米乘以15米,足足有1000多平方米,A4紙模板和現實墻體的比例問題先不說,光是高空繪畫,都讓人摳腦殼。可老張用了4天時間就完成了,而且還原度超過90%,拋開高空作畫的難度,可以說是“完美復刻”了。
怎么做到的?老張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不愿多說。鄧先生在一旁解釋:還是實力決定的撒,背后的構思、思考肯定不少。
上百處涂鴉均出自他手
記者沿著美心紅酒廣場走了一圈發現,這里有上百處彩繪涂鴉,抽象的、寫實的,風格多樣、創意無窮,比如利用樓梯的拾級而上呈現傾倒紅酒的波瀾、挖空的地面兩側架著個梯子、咖啡屋櫥窗的時尚前衛女性……
猙獰的鯊魚、青蛙捕蟲、蜘蛛人……整個廣場內,還隨處可見窨井蓋涂鴉秀,其中,兩個相鄰的井蓋被因地制宜用來當車輪,上面還有灰綠色吉普車的車身。
“所有的涂鴉都出自老張之手。”美心紅酒廣場物管負責人廖軍禮稱呼老張為張三豐,他說,老張既有創意、想象力,還有畫技,時常讓他們驚呆,長此以往,給了他們以登峰造極之感,如同金庸小說里張三豐武功修為。
廖軍禮還告訴記者,前些天老張已從物管處被調到了企劃部,專心從事彩繪涂鴉,今后不再做油漆粉刷方面的工作。“美心紅酒廣場現在要搞文創設計,老張在彩繪涂鴉方面展現出了極大的才華,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專業技術人才,肯定要被公司提拔。”他還透露,老張到企劃部工作,不僅職位比以前好,而且工資還漲了。
老張則說,升職加薪固然高興,但通過幾十年的鉆研和學習,學成畫畫的技能,把自己的想象變成畫作的這個過程,才讓他覺得最為過癮和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