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的演出在開場舞《盛世歡歌》中拉開序幕,激昂的曲調,宏亮的聲音,引得當地居民的關注。《三岔口》是最經典的京劇傳統武戲之一。演員不用道具和布景的輔助而只借助自己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各種劇情,別有一番韻味。隨后現代京劇《沙家浜·智斗》,劇中演員你來我往的智慧較量,旁敲側擊的周旋試探更是將演出氣氛推向高潮,此劇結束后觀眾掌聲不斷,更是叫好聲不斷。京劇選段《紅娘》《壯別》《紅梅贊》、小品《稱媽》、京歌《梨花頌》、戲曲變臉等10余個節目依次登場,這次演出還加入了年輕人喜愛的《抖音舞》和傳唱度頗高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此次演出種類繁多、精彩紛呈,既有傳統文化的精彩演繹,也有現代藝術之美的展現,可以說這是一場頗受老百姓喜愛的文藝演出。
“這樣的表演形式我們喜歡看,但就是類似活動較少。交通不方便離縣里遠當地也缺乏專業的文藝團體,像這種專業的演出我們很少看到。”市民田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小品、雜技、舞蹈還有唱歌,一場演出迎合了當地百姓各個年齡段觀眾的味口,這樣的演出我們當然喜歡看。
“為了將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食糧送到廣大百姓中去,這次活動以服務基層群眾為聚焦點,根據當地實際演出情況,因地制宜、輕裝上陣,以一場‘國粹大聯歡’的表演形式,為老百姓帶去了一場精彩演出。”重慶市京劇團黨總支書記程聯群坦言,此次去寨壩村學校演出,當地的孩子80%都是留守兒童,他們很少看到這樣的演出,他們對這樣的演出非常感興趣也很喜歡。今后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群眾,把黨的溫暖送到每個老百姓的心中。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
(圖片由重慶市京劇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