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黃桷坪大街上,一家名叫“想象力商店”的店鋪開業(yè),宣傳海報吸引了眾人圍觀:商店不是個好東西,在“交換”中,都有中間商賺差價。想象力不是個好東西,它使得你每一次的“交換”都心滿意足。藝術不是個好東西,黃桷坪因藝術成為了絕版孤品。藝術家更不是什么好東西,他們通過激發(fā)你的想象力,把黃桷坪存在過的證明給賣了,還賺了一波差價。一舉幾得?三得。不服氣?Imaging商店,3月31日,開業(yè)大吉,歡迎光臨,任意選購。你,愿意拿什么來“交換”……
路人停下腳步,好奇地走進店內。這里到底在賣什么?商品怎么看上去有些奇怪?
原來,作為首屆重慶實驗影像雙年展特別計劃版,《想象力商店》在黃桷坪501藝術基地大印文化開業(yè),商店里,17位藝術家?guī)砹硕嗉髌吩诖耸鄢觯@些作品有的是物件,有的是非物件,但人們一看到它,總會想起黃桷坪。
策展人耿直介紹,最初,他們給17位藝術家出命題,給藝術家每人100元,讓他們尋找屬于自己的黃桷坪,展出現(xiàn)場,這些“黃桷坪”記憶,有的是一碗熱氣騰騰的水煮肉片,有的是一個發(fā)黃編織袋,有的是行李箱,還有的是交通茶館的小木屋……
“有的藝術家花了100元,有的藝術家的作品沒有花一分錢,在他人看來就是廢品。”耿直介紹,這些參展作品都是賣品,前來參觀的市民都可以購買。
參展藝術家王皖玲,帶來的作品多達18件,有編織袋、小筆記本,酒杯等,占了滿滿一櫥柜,都沒有花一分錢。“我在鐵路村廢墟中找到它們,淘了三天。那個地方村民都搬走了,就連廢鐵都不剩下一塊兒,但還是淘到了這些寶貝。”王皖玲將這些辛苦淘來的物件展出,也是想告訴人們在理念上的一種轉換。“最大的奢侈品,其實就是你的日常生活。”她說。
新聞多一點>>>
20只牛蛙放入黃桷坪是什么情景
3月31日下午,首屆重慶實驗影像雙年展特別計劃版:除了想象力商店開業(yè),另外的一場藝術展“鏡中民間——想象的共同體”也同時亮相,這是12位國內外藝術家的集體冒險,他們與黃桷坪居民,用手機攝像頭展開限定在4分鐘內的影像創(chuàng)作實驗。
據(jù)了解,“鏡中民間——想象的共同體”,由12位藝術家與黃桷坪居民組成的在地創(chuàng)作小組,以手機作為工具,圍繞“想象的共同體”展開短視頻創(chuàng)作。黃桷坪的餐館老板、網(wǎng)紅棒棒、鐵路旁的居民、網(wǎng)上的黃桷坪抖音達人,都加入了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作隊伍,他們用藝術的方式,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展示自己的生活。
“嘿,那個人好喜劇哦,四個棒棒兒抬起游泳,看樣子像是游街啊……”圍觀大媽看到展出作品,表示有些不解。20只牛蛙放入黃桷坪大街,牛蛙和圍觀的市民會是怎樣的情景,作品《牛蛙》中,牛蛙蹦蹦跳跳,市民興高采烈,最后這些牛蛙被他們捕捉回家,上了餐桌,成了美味……
“看不懂無所謂,這些藝術偏行為,有趣就好。事實上觀眾發(fā)出疑問,思考,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了。”參與此次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鄧上東說。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