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4月4日20時16分訊(記者 張義)重慶地標建筑“朝天揚帆”、熱鬧非凡的解放碑步行街、燈火輝煌的洪崖洞……4日下午,“印象·渝中半島”川美老教授寫生作品展在短波文化藝術中心(重慶市渝中區戴家巷9號)開幕,展覽展出了10位畫家利用5天時間集中寫生創作的70余幅作品,向市民展示他們筆下的渝中之美。
“印象·渝中半島”川美老教授寫生活動由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文化藝術品行業協會指導,川美術學院老教授協會、川美108老教授美術館主辦,重慶短波文化藝術中心承辦。活動得到渝中區文聯、渝中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解放碑中央商務區管委會、解放碑街道辦、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管委會、云環文化產業集團、Solar Jewelars Group Corp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26年前,為在四川美術學院發展中繼續發揮余熱,一批雖已光榮離、退休仍心系學院的老教授、老專家們共同成立了四川美術學院老教授協會。這些德藝雙馨的大師們,雖多已退出教學第一線,卻始終關心著學院事業的發展,以高超的藝術創作實踐活動繼續為學院在國內外贏得廣泛的盛譽,也為學院的建設、發展出力獻策,有的甚至還承擔教學任務。光陰似箭,如今四川美術學院的藝術教育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 現在,他們中最長者已九十有余,且大多七八十歲了,依然手執畫筆,堅持創作,真誠而執著,一筆一畫真跡可辨,作品中還像過去幾十年一樣飽含著對國家與民族的熾熱情感,堅持著真、善、美。
本次寫生活動于3月29日啟動,在3月30日—4月3日期間,川美老藝術家夏培耀、杜康遠、王嘉陵、劉明明、陳恩深、唐英,以及特邀青年藝術家沈小虞、黃鑫、施杰、孔宇10位藝術家,利用5天時間集中寫生,他們以“印象·渝中半島”為創作主題,前往了洪崖洞、解放碑、長江藝術廣場、南濱路煙雨公園、重慶大劇院等地,在渝中區內、區外,從不同角度觀察感受渝中半島,全面、具體、深入的了解和描繪來展現半島新風貌的變化和新成果,用畫筆傳承川美老一代藝術家們的文化記憶。
渝中半島作為重慶傳統意義上的市中心,同時也是巴渝文化的發源地,歷經了苦難與成長,擁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結合獨特的地形地貌,成為了如今的城市名片。“通常藝術家寫生都會選擇去離市區稍遠、安靜的地方,選擇市區繁華地帶寫生還是比較少見,特別是我們這次10個藝術家一起在解放碑寫生,這還有點行為藝術的感覺。”四川美術學院老教授協會會長王嘉陵和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分享,隨著重慶知名度的提高,解放碑人流量也越來越大,為了方便寫生當天還特地安排了工作人員去現場維持秩序。“寫生現場市民很配合,雖然人流量大,但他們不會站在你前面擋住你的視線,就算是圍觀人員也是站在我們身后,并且很安靜地觀看。這也說明咱們重慶市民的素質非常高。”
此外,本次展覽的作品將進行版權登記并開發藝術衍生品及具有渝中特色的文創產品,通過多種形式讓渝中區的文化走出去。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30日,免費為市民、游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