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5月1日15時13分訊(記者 張義 攝影報道) 對連環畫的印象還停留在“小人書”上嗎?你Out了,現在的連環畫已經對傳統連環畫在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上的革新創造,成為和國畫、油畫、版畫一樣的架上繪畫,觀眾們可以走進美術館欣賞。今(1)日,“光輝歷程 紅色經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第六屆架上連環畫展在重慶美術館開幕,展出至5月7日,免費對公眾開放。
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委會、魯迅美術學院、重慶美術家協會承辦,廣州辛亥革命紀念館、遵義師范學院、遵義市美術館、西南民族大學、延安棗園美術館、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天津濱海文化中心美術館等協辦。
據悉,架上連環畫展自2010年首次舉辦,至今已近10個年頭,為了更好地發揮“架上連環畫展”的品牌效應,持續擴大“架上連環畫”的號召力與影響力,本屆展覽依然為學術展,并繼續沿用全國征稿和全國巡展的形式。
本次展覽的主題為“紅色經典 光輝歷程”,是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創作目的,以回顧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為國家富強昌盛而奮斗的光輝歷程為主要創作內容,以“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創作指導思想,旨在充分發揮當代連環畫思想性與藝術性并重的審美優勢,以圖文并茂的藝術形式講述中華兒女的忘我奉獻,把握民族奮進脈搏,弘揚時代精神,展現當代中國連環畫在多元化的國際背景下別具一格的審美特色。
據悉,本次展覽共征集到參展作品412組、4120件,經過中國美協電子系統排除重復投稿作品8組。按照中國美術家協會的展覽評審程序,專家們從繪畫性、敘事性、文學性和連續性等角度,對作品的藝術水準、審美意趣進行了嚴苛地考量,最終有100組、1000件優秀作品入選。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重慶共有余都、張思林和田欣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入選了此次展覽。出生于1980年的余都是地道的重慶人,目前任職于四川美術學院。去年,余都的作品《臨江通遠山城騰飛》在第五屆全國架上連環畫展中向觀眾呈現重慶城市的發展變化,今年,他同樣以重慶為題材,以《新中國第一條鐵路 成渝記事》記錄新中國從奮起前行到走進新時代崢嶸歲月。
“這組作品我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收集資料,再用了半年的時間進行創作。”余都介紹,現在的連環畫已經不是過去“小人書”的概念,創作過程中他使用了拼貼、切割、重組等綜合性的當代語言進行創作。
作為國家藝術基金支持項目有,本次展覽于2019年4月12日在廣州辛亥革命紀念館首展,重慶站為巡展首展,此后,展覽還將在全國六個省市進行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