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合行業資源 兩年開展文藝演出近4000場次
文化館聯盟,是新時代文化館人以“聚合行業資源、促進要素流動、擴大服務總量”為目的而進行的創新實踐,是推進文化館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舉措。“區域文化館聯盟”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精神,以改革創新促進文化館行業服務的提質增效,著力破解公共文化服務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難題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16年,按照上級相關部門關于在文化館領域推進改革創新的工作要求,圍繞“整合區域資源、促進要素流動、增大服務總量、豐富服務內容”的改革創新目標,在重慶市群眾藝術館的倡議推動下,全市40個區縣文化館按照地域就近的原則,以每個片區9個至12個館為片區組建“區域文化館聯盟”,共組建了主城片區、渝東北片區、渝東南片區、渝西片區四個文化館聯盟,同時,四個“區域聯盟”又架構起了全市的文化館“大聯盟”。
據悉,自區域文化館聯盟運行以來,各聯盟成員館以聯盟為平臺,以文藝演出、藝術展覽、文藝講座、文藝培訓、文藝創作、專題研討為主要形式,開展文藝演出3280場次,專題研討128場次、文藝展覽1520場次、培訓交流600場次等系列活動。
舉措:做好頂層設計 明確“聯盟”五要素
為了做好重慶市“區域文化館聯盟”,市群眾藝術館采取了以下舉措:一是做好頂層設計,明確路徑方法。重慶市文化館聯盟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市群眾藝術館作為發起倡議單位,全市40個區縣文化館機積極參與成立“全市文化館聯盟”。市群眾藝術館從頂層設計上明確了“聯盟”的五個要素:有《盟約》和《章程》,有聯盟的組織機構和工作班子,有聯盟共享的服務資源清單,有聯盟常態運行的機制和規則,有聯盟運行的展示宣傳平臺。聯盟的“五個要求”為區域聯盟的活動開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建立運行機制,確保常態運行。在完成區域聯盟成員《文化服務資源總目錄》數據庫的錄入后,由重慶市群藝館牽頭完成片區聯盟配送規則的制度設計,從周期、程序、方式、辦結各方面予以明確。各片區聯盟運行由市群藝館統籌協調。片區聯盟內單位之間(“館對館” )相互間不收取費用。
三是建立績效評價,形成激勵機制。隨著文化館“聯盟”的運行成熟,為有效推進文化館聯盟工作,相關部門還將“聯盟”工作納入年度“免費開放”績效評價的“加分項目”。
四是強化品牌建設,發揮示范作用。重慶市文化館聯盟建立目的之一就是共抓文藝創作、共創文化品牌,充分發揮區縣文化館的社會職能。如渝東北片區組織的“歲月記憶”新歌大賽、歌曲創作匯演等,就是依據渝東北片區深厚的音樂基礎,盤活了片區聯盟的音樂資源,打造區域特色的活動品牌。渝東南文化館聯盟組織的武陵山片區民族民間音樂、舞蹈展演深入挖掘當地特色文化資源,煥發了當地文化活力,推動了群眾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和文化活動品牌的創立。
成效:補齊文化服務短板 促進區域均等發展
重慶市“區域文化館聯盟”成立運行以來在“促進文化館行業制度設計的能力和水平;整合服務資源、增大服務總量、豐富服務內容;形成區域常態交流協調機制;補齊文化服務短板,促進區域均等發展;發揮優勢特色,注重文旅融合”五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是提升了文化館行業制度設計的能力和水平。重慶市區域文化館聯盟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精神要求的具體實踐,整合公共文化服務資源,聚合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力量,推動文化館行業自身能力建設。
二是整合服務資源,增大服務總量、豐富服務內容。重慶市群眾藝術館作為聯盟發起倡議和統籌協調單位,積極發揮市館“規劃、組織、協調、指導、服務”的龍頭作用,著力促進全市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資源整合,形成了免費開放服務“全市一盤棋”的格局。通過文藝演出、藝術展覽、文藝講座、文藝培訓等聯盟活動,有效推動全民藝術普及的開展。
三是形成區域常態交流協調機制。兩年多來“聯盟”活動開展,有效促進了各文化館間的交流合作形式。主城區“聯盟”通過戶外寫生創作筆會、聯合畫展、期刊交流會、合唱團展演等形式進行文化交流,搭建起理論研究、經驗分享、合作交流的平臺。渝西片“聯盟”以文藝培訓師資互補、全民藝術普及成果巡演為主要方式,加強了區域間的文化交流、協作。渝東北片區“聯盟”則通過創作交流座談會及采風活動、賽事活動等,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學習,充分提升文化館系統業務干部的綜合素養。渝東南片區“聯盟”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培訓方式,組織文藝骨干進行館與館間的交流學習,提升隊伍整體業務素質,實現人才資源的共享和互補。
四是補齊文化服務短板,促進區域均等發展。通過聯盟活動開展,有效吸納、整合、利用聯盟區域內及周邊優質文化資源,通過跨區域“館對館”配送服務資源,進一步縮小區域之間公共文化服務總量的差距,補齊文化服務短板,實現區域資源互補,促進區域文化供給均等化發展,讓欠發達地區的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文化服務。
五是發揮優勢特色,注重文旅融合。渝東南片區擁有豐富的少數民族資源,聯盟緊密結合當地的地域特點,將文化和生態旅游相結合,相繼舉辦首屆渝東南生態文化旅游節開幕式文藝晚會、非遺聯合展演等活動,實現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并不斷深化探索文旅融合途徑。
據重慶市群眾藝術館黨總支書記、館長羅智敏透露,接下來重慶市“區域文化館聯盟”在市文旅委的指導下,將認真總結和鞏固聯盟發展成果,推出一批聯盟組建運行的典型經驗和案例;繼續依托區縣文化館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保障;加強調查研究,完善聯盟的制度設計;進一步拓寬聯盟的內容和形式,更大的發揮聯盟的效應,全方位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圖片由市群眾藝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