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5月24日15時58分訊(記者 張義)提起《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很多影迷會想起1951年美國好萊塢米高梅電影公司拍攝的一部黑白電影,電影中的音樂就是格什溫(George Gershwin)的交響詩《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因為這部歌舞片,人們記住了音樂,也記住了這個故事。記者從昨(23)日舉行的百老匯原版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劇組見面會獲悉,該劇已于5月中旬開始在涪陵大劇院進行劇目編排、舞臺搭建、制作合成等演出創作,目前已進入到完結階段,該劇將于6月2日和6月7、8日在涪陵大劇院和重慶國泰藝術中心上演后,隨即啟動國際巡演。
聯合制作 重演攜手百老匯打造原版音樂劇
現代派美國作曲家喬治·格什溫(George Gershwin)是個了不起的旋律天才,他在美國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美國第一位民族作曲家,創立了美國所獨具的音樂風格,成為美國民族音樂的奠基人。他的交響詩《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更是通過同名電影為中國觀眾所了解。
在喬治·格什溫(George Gershwin)的交響詩背景下,1951年的好萊塢電影《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是這部音樂劇的藍本,但與電影版的直白敘述不同,音樂劇的劇情更加曲折,也更加多元,人物性格得到強化,情感更加糾葛,故事更為豐滿,為單薄的電影故事注入了實質性的內容,對于愛情的討論也有比較精辟的思考。音樂劇更加深入的剖析和解構,一步步帶領觀眾走向更為廣闊的視野。
2014年,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著名編舞克里斯多夫·威爾頓(Christopher Wheeldon)執導的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以杰出的調度和舞蹈編排營造出愉快、輕松的氛圍,舞臺設計更是充滿了令人窒息的美感。同時,音樂劇呈現了天才作曲家喬治·格什溫(George Gershwin)和詞作者艾拉·格什溫(Ira Gershwin)抒情又令人沉醉的曲目。該劇2014年在巴黎首演,次年登上百老匯,并在2016年的托尼獎上斬獲12項提名,并最終獲得最佳編舞、最佳燈光設計、最佳舞美設計、最佳編曲等4項大獎。
“2019年是重演打造的‘音樂劇主題年’,從年初開始就有一系列高水平的音樂劇陸續與大家見面。我們希望通過‘2019重演音樂劇主題年’的契機推動‘看劇到重慶’的愿景實現。”重慶演藝集團藝術營銷總監、重慶演出公司副總經理李欣介紹,重慶演藝集團連續多年參加APAP會議,經過多輪談判,最終與該劇達成合作意向,李欣表示,這是百老匯團隊與中國西南地區達成的首次深度合作,非常有意義。
不出國門 感受原汁原味百老匯的印象
劇組見面會上,女主角Leanne Cope、男主角Ryan Steele現場演繹劇目中的歌曲。他們歌聲動聽、動作優雅。現場嘉賓被百老匯原版音樂劇演員的實力所折服,被格什溫的音樂所傾倒。
“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來重慶,我對重慶的山山水水非常有感觸,這里的美食對我來說是個‘挑戰’,但非常有探索精神想去嘗試。”百老匯原版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制作人馬克(Marc Routh)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早前帶《音樂之聲》團隊來重慶,反向非常好。他很期待重慶觀眾對《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這種藝術性較高雅的劇目的反應,同時也希望更多的劇目和劇團能受邀到重慶,為中國觀眾提供足夠多的類別和種類去觀看和體驗。
馬克說,其實合成制作的過程非常有挑戰性,除對演員和技術人員身體的挑戰外,還因這樣的音樂劇制作在西方國家有很成熟的配套體系,所有的供應如地膠、油漆等配套都有成熟和符合標準的產品鏈,但在中國地區沒有這樣配套的產業鏈,所以舞臺所需要東西要提前準備好,或者專門定制。
馬克表示,這部劇不僅能讓中國觀眾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百老匯印象,劇中的表演和歌唱級別都是相當高的,效果非常值得期待。
本文圖片由涪陵大劇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