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藝網8月31日17時訊 8月29日,2019渝魯共建秀山縣非遺傳承人群(土家織錦)培訓班在秀山縣清溪場鎮大寨村開班。該班由魯渝東西互動協作組、山東省文化旅游廳、重慶市文化旅游委支持開辦,秀山縣文化旅游委、秀山縣清溪場鎮組織實施。
開班儀式現場
土家織錦是重慶國家級非遺項目,是渝東南地區優秀的傳統文化瑰寶,土家文化的標志性符號。為進一步弘揚土家織錦文化,充分發揮這一傳統工藝在扶貧脫困中的積極作用,給貧困群眾尋求一個可持續性的脫貧路子,在多方努力支持下,秀山土家織錦專題培訓班在清溪場鎮土家大寨開班。
學員們開始練習
這次培訓共篩選了50名女性建卡貧困戶參加,她們來自該鎮多個行政村,將集中在大寨村委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集中培訓。
培訓期間,來自貴州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石麗平,將從基本織法、選料配色、款式設計、產品創意等多角度進行技術性傳授。同時,承辦這一培訓任務的是一家多年經營土家織錦的市場化運營公司,他們也將從市場需求、市場前景、市場經營、公司與農戶合作模式等方面進行深入引導和合作交流。培訓結束后,活動方還將在該村設立工坊,長期為當地群眾服務,最終達到培訓對象有手藝、有收入,非遺作品、產品有市場,農民致富有勁頭,公司經營非遺產品專業化的目標。
學員和當地群眾在欣賞土家織錦成品
開班儀式上,秀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盧如剛作了講話,提出了要求。市文化旅游委非遺處處長王發榮、市非遺中心主任劉德奉、秀山縣多個部門到會指導。
開班儀式后集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