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學會作品鑒賞|雜文人應有的修養
2020-10-18 20:04:16 來源:重慶文藝網

當前,我們國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新時代賦予雜文新的歷史使命。俗話說得好,打鐵先要自身硬。作為重慶雜文界的學術團體“重慶雜文學會”,培育和打造好一支過硬的隊伍,負有重要的責任。對每一個雜文作者來說,也是自己加強修養,不負時代的需求。

樹立堅定的信仰。一個人沒有信仰或者信仰不堅,就會迷失方向,喪失節氣。中國近百年的歷史充分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也才能引導中國人民走向繁榮富強的康莊大道。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也是我們雜文作者必須樹立的堅定不移的人生信仰。雜文作者需自覺地維護黨的領導,與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特別是在當前國內外錯綜復雜的形勢下,一些別有居心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散布一些攻擊黨、反對黨的言論和行為。

堅持浩然正氣。揚天地之正氣,斥世間之丑惡,是雜文寫作之宗旨。作為雜文作者,就要敢于面對權勢、敢于面對邪惡、敢于直言真理、敢于伸張正義。具有那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具有那種“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韌精神。特別是在身處困境,面臨危難時能否接受考驗,堅定意志,不忘初心,認準方向,這對我們每個雜文作者來說,都是一張不得不回答的問卷,也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發揚奉獻精神。雜文作者誰都不是專業作家,雜文從來也未在文壇上居過主位。可以說,寫雜文既難以成名,也掙不了錢。相反,還得罪人,甚至挨黑整。它需要的更多的是付出是奉獻。奉獻時光,奉獻精力,奉獻年華,乃至付出“犧牲”。沒有那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境界,是不可能持之以恒,堅持始終的。

不忘優良品質。古人說:“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這既是為人的修養,更應是一切文人應具有的品德。“不能正己,焉能正人?”作為雜文作者更應注重自己的修身養性,傳承良好的道德風尚。做到襟懷坦白,包容萬象,心清氣正,淡泊名利。要臨危不懼,處變不驚,推心置腹,誠心待人。可喜的是在我們雜文界中不乏這種具有君子之風的品德高尚之士,但令人不安的是也出現一些變味的風氣。這種不正之風影響極大,既傷團結,又亂軍心。如果一支隊伍失去了戰斗力,又如何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文/蔣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