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音樂·為你寫歌|親切!振奮! 《潼南,夢中的詩和遠方》唱出“鄉村振興”奮進力量!
2021-06-04 23:11:24 來源:重慶文藝網

“涪江繡春光,春光暖水鄉,瓊江繡風光,風光愛流淌。十里油菜花,繪成新畫廊,扯扯燈,跳出了新時尚,”近日,一首贊美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發展的重慶旅游歌曲《潼南,夢中的詩和遠方》在重慶知名歌手謝書杰的傾情演繹中唱響,將重慶的詩和遠方再添魅力。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站在新的起點上,重慶兒女從百年黨史中厚植為民情懷,汲取奮進力量,自覺扛起責任使命,傳承脫貧攻堅精神,不斷鞏固脫貧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其中,文化振興讓鄉村建設魅力彰顯,大放異彩。

  歌曲《潼南,夢中的詩和遠方》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音樂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作家何真宗作詞,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重慶市音樂家協會會員,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音樂家協會主席,廖明作曲。據悉,這是詞曲作者的二度合作,之前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量身創作的歌曲《風華正茂》已在全網發行,受到廣大聽眾喜歡。

歌曲《潼南,夢中的詩和遠方》優美、生動,本土元素和地域特色濃厚。它緊緊圍繞“世界福地,巴蜀水鄉,六養潼南”為創作思路,以“涪、瓊兩江”為背景,同過對“兩江風光”、“十里油菜花”、“六養福地”等自然風光和非遺文化太安魚、扯扯燈等本土元素的巧妙植入,淋漓盡致地獎潼南的秀麗風光、綠色生活、優秀文化展現出來。副歌以“前輩”“后人”“過去”今天“等詞語的比較,彰顯了潼南的厚重文化、偉人故里、文脈傳承、忠誠擔當的歷史和人文情懷,今天的幸福不忘前輩的付出。

“原創歌曲《潼南,夢中的詩和遠方》是鄉村振興的一個文化縮影,她唱出了時代的聲音,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要。”萬州“簡樸寨農家樂”負責人陳懷安感慨地說,文化是旅游的魂,而旅游歌曲則是“魂”的呈現者和傳播者,歌曲《潼南,夢中的詩和遠方》也唱出了“鄉村振興”奮進力量。

創作團隊簡介

詞作者:何真宗,文學創作二級(高級職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音樂家協會會員,重慶市第二期青年詞曲創作優秀骨干、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詩人”、重慶市“十佳”讀書人、重慶市新專聯會員、萬州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出版著作8部,發表各類作品500余萬字,在《詞刊》等國家、省級音樂期刊發表歌詞100余首,發行歌曲40余首,為旅游景區景點量身創作詩歌、歌曲數十首,獲獎300余項;有作品被譯成德語、意大利語等多種語言發表,大量作品被清華大學、暨南大學、西南大學等全國10余所高校教授、博士、研究生作為課題研究。

其中,歌曲《牢記使命》入選中國政協《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歌曲征集入選作品集》(姜明演唱、人民音樂出版社)并由中國政協向全國推廣;歌曲《我在三峽遇見你》(吳春帆演唱)在2020世界大河歌會演唱。大量歌曲在新華網、人民網、人民視頻、央視頻、學習強國以及全國40余家廣播電視電臺展播,在地方春晚、專題晚會等舞臺展演。其文藝成就被《半月談》雜志、《文藝報》《中國藝術報》《工人日報》等全國近100家廣播、電視、報刊、文學專著專題報道。

曲作者: 廖明,中共黨員,重慶市彭水第一中學校黨委副書記,中學音樂高級教師,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重慶市音樂家協會會員,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音樂家協會主席,彭水新美民樂團創建人兼指揮。從事音樂教育教學30多年,成功組織、策劃、參與中央民族歌舞團“中華一家親”走進彭水、彭水“萬人同唱嬌阿依·萬人共舞踩花山”以及彭水自治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永葆初心 逐夢前行”文藝演出等活動;曾獲重慶市藝術教育先進個人榮譽。代表作有《大山的呼喚》《愛灑天下》《愛無止境》《花漾彭水》《脫貧致富奔小康》《祝福中國》《只要一聲號令下》以及抗疫三部曲《為何去遠方》《守望相助在一起》《舍不得你走》等。其中,《為何去遠方》《脫貧致富奔小康》《祝福中國》《只要一聲號令下》還被重慶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第1眼、湖北電視臺、鳳凰新聞、中國網、華龍網、新華網、央廣網推送發布,并榮登“學習強國”平臺。

演唱者:謝書杰,中共黨員,重慶市彭水縣人,2011年考入重慶師范大學,藝術教育(音樂)方向,2015年考入西南大學音樂學院,聲樂表演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吳艷副教授,2019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繼續攻讀聲樂表演專業,師從曲學選副教授。在 2017 年“嗨 c 中國中國青年女高音聲樂大賽”西南賽區總決賽中獲得“青年民族 組銅獎”。在中國夢·巴渝風 2016 年彭水自治縣青年歌手大賽中,榮獲二等獎,2015-2017 連續兩年獲得一等獎學金,2015 年被評為優秀畢業生,2014 年獲第九屆大學生藝術節中國夢重師夢我的夢經典誦讀一等獎,2011-2014 連續三年獲得獲綜合獎學金一等獎、國家勵志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