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詞作者簡云斌創作手記——《海棠煙雨》:尋找渝州古韻的一次嘗試
重慶是一座現代化大都市,人們對它的印象是大江大城、高樓林立、長橋飛架、燈火璀璨,還有就是輕軌穿樓、洪崖洞、過江索車等景點,以及解放碑、紅巖、火鍋、美女等文化元素。但這是重慶城的現代模樣。古代重慶城什么樣?我對此一直好奇。
我想,古代重慶城(時間至少推到重慶開埠之前)應該也很美吧,因為有長江、嘉陵江兩條江,還有這么多的山,山環水繞,江城相擁,從自然地理視角來說,這是一種山水大美。
整個唐代和北宋,李白、杜甫、王維、“三蘇”、黃庭堅等一眾詩人經三峽出川或入川,為三峽寫了不少名篇。當年,他們在重慶城(那時叫渝州、恭州)身邊來來往往,卻對這座城視而不見,沒留下什么詩。想來也不奇怪,那時的渝州,僅僅是作為一個帶有軍事意義的行政單元存在,山陡地窄,城池窘迫,其地位還不如合州(今合川)與夔州(今奉節)。李白出川時,甚至未在渝州泊一下船,雖然他在《峨眉山月歌》中提了一句:“思君不見下渝州。”
自南宋后,重慶城的地位大幅提升,特別是隨著明清兩朝移民入川,重慶經濟社會不斷壯大,文化也有了起色,一些文人開始在重慶城的山水之美中注入人文審美。比如,明代的地方志上就有“渝城八景”的記載;清代乾隆年間,頗有文學和美學素養的文人王爾鑒任巴縣知縣,他在明“渝城八景”的基礎上,“汰三增七”,圈定了十二處最有代表性的巴渝景致,分別是:金碧流香、黃葛晚渡、洪崖滴翠、海棠煙雨、字水宵燈、龍門皓月、佛圖夜雨、歌樂靈音、縉嶺云霞、云篆風清、桶井(后改為統景)峽猿、華鎣雪霽。
王爾鑒選擇巴渝十二景的標準是:“其趣在月露風云之外,其秀孕高深人物之奇,登臨俯仰,別有會心……空靈飄渺,在有象于無象之間,最稱奇妙。別具幽趣,空靈不著色相……”王爾鑒本身不是重慶人,但他以獨特的文化眼光,為巴山渝水注入了空靈秀雅的人文之美,這不能不說是重慶文化的一件幸事。王爾鑒圈定的巴渝十二景,主要位于主城周邊,因此,這些景致也集中代表了重慶城的古典之美。如今,這些景致大多已消失,或面目全非,但僅僅品味這些景點的名字,其蘊含的古典神韻就令人神往不已。
我近年開始涉足歌詞創作,覺得可以從歌曲的角度,去描繪重慶城的古典之美,向世人展示一種完全不同的渝州古韻,哪怕這種古韻是想象出來的,也挺有意思。題材選擇上,我想到了巴渝十二景,打算把十二景寫成組歌,通過人文與山水的對話、古典與現代的交錯,追尋古典重慶的人文意蘊,演繹巴渝山水的詩性審美,形成一組別具特色的“巴渝風”歌詞。
2018年,我完成了《海棠煙雨》《黃葛晚渡》《字水宵燈》三首歌詞,并在《詞刊》《重慶音樂》等刊物發表。后來,又陸續完成其余九首歌詞。這個過程其實很煎熬,主要是題材選取、角度切入太難。我絞盡腦汁,嘗試從愛情、鄉情、親情、友情、人文情、山水情等角度,盡量對每首歌進行不同的演繹。比如,表現愛情的,有《海棠煙雨》《字水宵燈》《縉嶺云霞》;表現鄉情親情的,有《黃葛晚渡》;表現友情的,有《龍門皓月》《華鎣雪霽》;表現人文追思之情的,有《金碧流香》《佛圖夜雨》《洪崖滴翠》《歌樂靈音》;表現山水之情的,有《云篆風清》《統景峽猿》。有時,幾種情懷又是交織在一起的。
2019年12月,我聽了重慶青年曲作家、歌手胡海艦的一些作品,很欣賞他那種吉他伴唱的風格,于是通過微信把《海棠煙雨》歌詞傳給他,看他是否愿意譜曲。沒想到海艦很快譜了曲,并以吉他形式伴奏演唱,伴奏者是重慶吉他高手老虎先生。這首吉他版本的《海棠煙雨》推出后,得到了一致好評。胡海艦的作曲和演唱特別有味道,把對母城古典鄉愁的追尋、懷念、失落、惆悵感演繹很到位。當然,這首歌是以情歌形式呈現的,它也算是一首情歌吧。
2020年12月,這首歌又由胡海艦先生的創作團隊制作,以電聲樂隊版的形式出爐。制作團隊強大,作曲、演唱:胡海艦;編曲:胡海濤;和聲:楊茜、胡海艦;笛子、尺八:趙蘭;吉他、貝斯:胡海濤;錄音、混音:胡海濤;監制:東方關達、張序。同時,重慶市原創音樂版權孵化中心、華龍音樂、拍手影視、酷豆音樂參與出品工作,出品人:張序、姜連貴、胡海艦。
由于第一版電聲樂隊版《海棠煙雨》稍有瑕疵,2021年8月,團隊又對此歌進行重錄,重錄后的效果應該說更好了。我相信,這首用心、用情、用藝凝成的歌,一定會得到大家的喜歡。
巴渝十二景組歌是我們計劃中的創作項目,但限于各種條件,組歌的整體推出還有待時日,需要得到相關方面的支持。目前,《海棠煙雨》只是嘗試。
巴渝十二景中,我最喜歡“海棠煙雨”這個名字,因為它有江南神韻。古時重慶,不像現在這樣繁華,也不像現在這樣喧囂。一切都是安靜而樸素的,江水、花朵、風景、愛情、時光……甚至思念,也如煙雨一樣婉約而纏綿。
如今,站在南濱路海棠煙雨廣場,俯臨江水,回望南山,車水馬龍,高樓連天,海棠溪早已消失不見。山川無言,深情長在,愿所有的思念、追尋與憧憬,都融入這綿綿的海棠煙雨之中……
作詞:簡云斌
作曲、演唱:胡海艦
編曲:胡海濤
和聲:楊茜、胡海艦
笛子、尺八:趙蘭
吉他、貝斯:胡海濤
錄音、混音:胡海濤
監制:東方關達、張序
制作:酷豆音樂、拍手影視
出品人:張序、姜連貴、胡海艦
聯合出品:重慶市原創音樂版權孵化中心、華龍音樂、拍手影視、酷豆音樂
(歌詞)
那個春天煙雨綿綿,
吊腳樓下江水拍岸;
我的孤舟漂過你的窗前,
你就像海棠花開放在南山。
那個春天夢很古典,
你的花期被江風吹亂;
潺潺溪水送來你的歌聲,
一聲聲回蕩在我的船舷。
那個春天你已走遠,
朝天門外江風拂面;
我的孤舟迷失在海棠溪,
找遍南山找不回你的紅顏。
那個春天花已凋殘,
黃葛樹旁高樓連天;
車流淹沒了夢里的小溪,
一江春水流不盡泛黃的思念。
是誰錯過了歲月的岸,
是誰留不住風中的緣;
海棠煙雨的傳說,
飄落在很久以前的春天。
(作者簡介)
作詞:簡云斌
四川武勝人,現居重慶萬盛,中國作協會員、重慶音協會員,著有詩集《時光側影》《手心的山水》、散文集《舊年的燈》,主編《萬盛文叢》《萬盛史苑》等地方性書籍、刊物20余種。近年開始歌詞創作,在《詞刊》《歌曲》《音樂天地》《重慶音樂》等發表歌詞數十首,作詞的歌曲《下渝州》(邱月曲)、《行走萬盛》(向菊瑛曲)、《中國地圖》(《易良軍曲》)、《你從黃土地走來》(張永安曲)、《回到村莊》(邱月曲)等獲重慶“十佳”原創歌曲獎、重慶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優秀歌曲獎、第二屆“巴山蜀水金曲獎”等獎項9個。
作曲、演唱:胡海艦
重慶石柱土家族人,歌手、青年曲作家,音樂策劃人。重慶市原創音樂版權孵化中心、華龍音樂聯合創始人,酷豆音樂董事長,重慶市吉他協會副會長,重慶市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新文藝代表,中國音協第六期、第七期全國優秀詞曲作家高級研修班學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代表作《我的消防兄弟》《花開石旮旯》《南天湖》《重慶小面》《去重慶吃火鍋指南》《重慶姑娘》《向往黔江》《石頭姑娘》。
作曲、演唱的微電影《花開石旮旯》同名主題歌獲“2020重慶市脫貧攻堅原創歌曲大賽”金獎,入選中國當代歌曲創作精品工程“聽見中國?聽見你”2020年度西南地區優秀推選歌曲。作曲、演唱的作品《親親我的沙師弟》獲2019重慶電視臺“630新年歌會”金獎。作曲、演唱作品《重慶姑娘》《唱歌的鳶尾花》入圍2019首屆“巴山渝水”金曲獎。作曲、演唱作品《燈火》入圍2021第二屆“巴山蜀水”金曲獎。
作曲、演唱的作品《我的消防兄弟》(又名《四月的風》)全網點擊量突破1億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新媒體、學習強國等首頁推薦。演唱的作品《去重慶吃火鍋指南》全網點擊量突破1億次,國家廣電總局全網推薦發布。演唱的作品《去重慶必備方言》全網點擊量突破2000萬次。作曲、演唱的《騎單車的姑娘》《向往黔江》《茶疏》《我在銅梁等你》等作品抖音播放量皆突破千萬。作曲、演唱的作品《重慶小面》榮登2019重慶衛視春節聯歡晚會。
2020年作曲、演唱的抗疫作品《燈火》《騎單車的姑娘》《我要第一個見到你》《把你的笑容帶回來》被學習強國、黨報頭條、新華社、中國網、華人頭條等列入抗疫歌曲展播。其中《把你的笑容帶回來》入選“大愛無疆?因為有你”重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原創歌曲選輯。其中《燈火》《騎單車的姑娘》入選“我們在一起2020”湖北抗擊疫情優秀原創公益歌曲作品集“珍藏紀念版”。
2019年12月5日在重慶山城劇場成功舉辦“還是少年模樣”胡海艦首場個人演唱會。2019年11月6日在湖北宜都市嘉木醇文化廣場成功舉辦胡海艦民謠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