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意正濃 暑氣漸盛
是時候尋一處地方
聽一場曲,賞一場戲劇
看一場秀,觀一場展覽
找到屬于你的快樂
下一周,在方言喜劇中感受獨特的山城魅力,在兒童劇中尋覓童趣,在話劇中品味百態人生;不止于演出,更有展覽與你相伴,感受古老建筑之美,品味藝術人生,一覽時代變遷,總有一場展覽或演出讓你度過愉悅的夏日時光。



?時間:7月15日——7月16日晚19點30分
??地點:山城曲藝場
展覽介紹:《“Fun”言派》是重慶當下最具山城特色、最能體現本地語言特點和最能代表重慶民俗風味兒的一臺以地方市井文化為主的多維度喜劇盛宴,融入了相聲、叫賣等多種曲藝表演,加上來自于本土最具韻味兒的民謠樂隊點綴其中,讓觀眾在藝術帶來的視聽享受中體驗霧都風味兒,感受重慶文化,品味山城歷史。



?時間:7月15日——7月16日晚19點30分
??地點:重慶大劇院
展覽介紹:一個神秘的恐龍蛋化石在博士的精心研究之下激發了神奇的能量。小學生小虎因為這個恐龍蛋的力量穿越到了原始社會,隨之穿越而來的還有一只可怕的恐龍。在原始社會,小虎見到了怪異的原始人,三角龍頭骨,還結識了原始人的好朋友卡卡。小虎利用現代化的技術與學校學習到的知識,幫助原始人解決了許多生產生活的問題,獲取了部落酋長的信任,最終把恐龍帶回了博士的實腦室,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寶貴資料。



?時間:7月11日——7月17日晚19點30分
??地點:重慶國際馬戲城
展覽介紹:《極限快樂SHOW》是針對國內外游客和重慶市民量身打造的一臺國際制作、國際水準的駐場演出秀。整臺演出以“極限”和“快樂”為主題,以“現代雜技表演”為核心,以“3D全息技術、高空機械”等高科技手段為輔助,以“演出秀+沉浸式體驗”為特色,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激動人心、驚險刺激、前所未有的極限藝術體驗,更是讓觀眾充分參與其中、融入其中,沉浸式般地體驗一段歡樂的藝術之旅,享受一桌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



?時間:7月15日晚19點30分
??地點:重慶大劇院
展覽介紹:本劇用了郵局這個元素,例如郵筒·郵戳·郵遞員·郵票·信封·郵票等這些具像化物體延伸到了舞美設計上,并結合劇情進行強調。使得帶孩子來看戲的父母有機會跟孩子講述一下自己的童年的通訊方式,講講郵票的含義,同時貼合我們的主題:陪伴才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言傳是方式,身教是榜樣!讓兒童劇能真正的寓教于樂,闔家共賞。



?時間:7月17日晚14點30分
??地點:重慶國泰藝術中心劇院
展覽介紹:劇目的設計是沉浸式的故事劇情,在劇場里也能感受到和動畫中一樣可愛的視覺效果。小朋友們不僅能和超級飛俠們一起唱跳,還能跟他們一起完成環保任務!



?時間:7月15日-7月17日晚19點
??地點:重慶抗建堂劇場
展覽介紹:作品講述了一群從北方流亡到重慶的青年,由于生活無著,窮途潦倒,有的開飯館,有的當交際花,有的卜卦算命。最后,沙大千在初心和驕奢淫逸的生活里沉淪;林卷妤堅守抗戰決心卻在誘惑和自我信仰面前遲疑;老艾迫于金錢的壓力,孤獨的病死他鄉;苔莉一度被虛榮和愛情左右,卻終被袁慕容拋棄……




?時間:6月17日——7月27日
??地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三樓C展廳
展覽介紹:本次展覽選取最能代表和反映荊楚地區人類文明和智慧的古代建筑遺產,進行系統整理和集中展示,主要內容分為“城池防御建筑”、“陵墓祭祀建筑”、“宗教建筑”、“書院會館”、“古塔橋梁”、“紀念建筑及其他”、“明清園”七個單元。


?時間:7月9日——8月28日
??地點:原美術館
展覽介紹:參展作品由互動裝置、動畫、攝影、聲音、繪畫等類型組成,由來自三個國家的藝術家共同呈現。藝術家們以“兒童友好”作為創作基礎,突出藝術在廣泛的范圍里所能觸及的相關討論。


?時間:7月8日——7月28日
??地點:重慶渝北區兩港大道239號設計師藝術庭院
展覽介紹:展覽以中國著名服裝設計師梁明玉教授創作的大足石刻主題紋樣為主,將展出梁明玉教授以大足石刻為主題的服裝藝術作品、大足石刻紋樣為主要視覺表達的家具、時尚家居飾品、服飾、絲巾、領帶、茶具、時尚手工布藝、軟裝飾品、地毯、雨傘、文創產品、賽博手伴等,涉及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大足石刻,中國文化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向人們展示了文化傳承創新方式的全新路徑。


?時間:7月5日——7月15日
??地點: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展覽介紹:“中國西部地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果”版畫創作巡展,用147件作品、豐富的版畫形式,描繪了中國西部地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過程中的現實風貌,同時也展現了當下國內版畫創作的優良水準。

馮星平的本土現代性探索研究展

?時間:7月8日——9月22日
??地點: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展覽介紹:本次展覽的核心架構立足于將馮星平先生的藝術生涯(從萌芽—個人喜好—自覺判斷—影響力)置于中國本土美術現代性的探索歷程中加以比較,以此廓清他的藝術探索路徑和發生力量,并概括其藝術立場和形成的推動要素。
-End-
編輯:陳發源
策劃:陽東霞
監制:姜連貴
出品:重慶文藝網 華龍網文化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