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2日14時訊(文/易青青)新學期開始,校園里又傳來朗朗書聲。來自重慶新華傳媒的消息顯示,在與時間完成賽跑之后,我市中小學校教材“課前到書 人手一冊”的任務宣告完成。
時間很緊張,超乎人們想象
重慶新華教材發行在發行環節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要做好教材教輔的征訂、審核,又要跟進到貨情況,保證教材教輔的順利發運。
據了解,教材的發行并不像人們所了解的那樣——每學期都有教材,教材大同小異,因此下半年的教材上半年就能到達各省市新華系統中。事實與人們的想法大相徑庭。
首先,國家對教材出版發行有嚴格的規定,教材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無論文科還是理科,無論主課還是副科,隨著時代的變化,教材內容都會根據相關要求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這也導致舊版教材不能再使用。
其次,教材還有嚴格的出版審核流程。流程沒有走完,教材就不能印刷,更不可能發行。加上今年上半年又出現了新冠疫情,很多工作都受到了影響。
此外,教材的需求總量統計也是一個看似簡單,實則困難重重的事情。各個地方的學生數量在發生變化,而重慶新華傳媒的教材發行工作,就需要做到萬無一失的精確。
于是,從5月底就開始,編制教材教輔目錄訂單,上報相關部門審核,接著向全市各區縣書店詢問當地的訂數,數量確定并匯總后,又馬不停蹄地向出版社等單位傳送數據。
來自重慶新華傳媒教材發行部門的信息顯示,今年全市中小學教材最早7月底到達,9月1日全市各中小學開學前,教材必須按時分發到各區縣學校,于是,重慶新華教材發行部門開啟了與時間賽跑的加速度。
確保精準發行,重慶新華這么做
在充滿熱情與激情的八月,一輛輛貨車開進出口加工區的新華物流,一輛輛貨車又從新華物流出發,駛往全市各個區縣。
在偌大的新華物流分發倉庫里,核對數量,分發圖書,打包裝袋,一科科、一本本精細到每個學校,工作人員揮汗如雨。藿香正氣水被當成了飲料,風油精的味道不時飄蕩在偌大的空間,金銀花茶水喝光一桶又熬一桶。
從8月中旬開始,15天時間,被重慶新華教材發行部門當成了戰斗的沖鋒時間。全員動員、全體行動,無人請假。高峰時期物流團隊共投入120人次突擊,突破了日均發貨3萬件的最高紀錄。
新華物流發運庫管組組長陳勇也是一個孩子的父親,從7月開始,就堅持在發運崗位,他又一次沒能兌現暑假帶孩子去歡樂谷玩耍的承諾。
教材發行科科長劉婷說,為了按時完成任務,員工們每天早上4點多天沒亮就來上班了,晚上10多點才下班回家。有時候中午甚至顧不上吃飯,只能吃一些零食充饑。工人們穿梭在高高的書堆中間,像是走在迷宮里一般。
發運員工奮戰在配送一線,物流作業計劃科安全質管組也沒有閑著。據了解,安全質管組的工作人員每天在教材教輔發運現場不定時巡場,對物流園區內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一些危險區域貼上了警示標志,充分做好相關安全作業的應急預案。
教材發行最后的環節由全市各個區縣的新華書店負責完成,收書、拆包、點數、打包,在教材發行一線工作的員工們,頂著烈日將一包包幾十斤重的教材搬到貨車上,運送到全市各個學校。據了解,為保證每一位學生在新學期都能及時拿到課本,各新華書店均派專人負責,時刻關注學生人數和學制的變化,并提前與各學校聯系協調,認真核對學生人數、所需教材種類、數量等,確保數據及時準確。教材到貨后,全員加班加點,將所有教材分發到位。
辛勤努力奮斗之后是沉甸甸的收獲,截止9月3日,今年秋季重慶新華書店系統教材發行覆蓋了4936所學校、385萬中小學生,再一次實現了“課前到書,人手一冊”目標。
機制運行暢,數十年如一日
重慶新華人就這樣數十年如一日,做到了教材的精準發行。
新華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興輝接受采訪時表示,教材發行對全市幾百萬師生能否正常上課,影響重大。在出版工作的編、印、發三個環節,矛盾集中體現在“發行”上。教材發行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新華書店系統征訂、發運、倉儲、分發、調劑、退貨每個環節都不能“掉鏈子”。重慶新華傳媒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科學的教材教輔發行體系,配置了充分的硬件設施和相應場地,更建立了一支“打硬仗”的發行隊伍。
黃興輝說,重慶新華書店作為我市教材教輔發行的主陣地,倍感責任重大,使命艱巨,未來將一如既往地將這項歷史使命、時代責任完成好,將盡職履責的精神和頑強作戰的作風傳承下去。
(本文圖片由重慶新華傳媒提供)
主管: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 主辦: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重慶市作家協會、重慶華龍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 www.556d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版權所有 ICP備案:渝ICP備11000637號-21 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